第三百一十七章:围棋的故事(2 / 2)

魔本是妖 老实人12 5206 字 2019-09-28

葡萄、安石榴、胡桃、枇杷、杨梅、荔枝、龙眼、林檎、槟榔、橄榄一一呈上。

吴清源大师没有想到刘健寅这里食物这样的丰盛,看来所有人的富贵了都是这样的。

“帝汶王为什么……想要学棋呢?”吴大师坐下来,稳稳的喝口茶,香茶的味道让老人一路的疲劳十去**。这时,他又想起,面前这个男孩一样的人物并非是如他表现的那样,因为那些在进行屠杀的军队都是他招来的,是他发起的这场战争,这场战争,说来说去都是他的主意!对于一个中国男孩在世界的风云里闹起这么大的变化,这份本事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说他搞这种残忍的大屠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话也都是两说的,毕竟交浅言不深,这甫一见面,就说你搞大屠杀不好,这反而会禁绝了后路。所以吴大师要从旁而击,慢慢来!先问问你为什么要学棋,这围棋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心性定不下来,那是没有成就的!

刘健寅其实也是会下棋的,但他会的是古代的围棋,对于刘健寅来说……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这个游戏是起源于中国的。可是……严格意义上说,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完全是两种游戏——下法完全不相同!

第一,古代围棋有还棋头(眼位不是目,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第二,古代围棋白先黑后(现代围棋黑先白后,该规则后来被日本修改);第三,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一百八十一子就获胜(日本发明的贴目,目前黑棋一百八十五子才获胜),无贴目围棋的下法已经失传了;第四,古代围棋是座子制,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它棋类复杂深奥。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刘健寅学围棋,就是因为他觉得围棋是一种人上人的游戏。只有真正的高人才可以下得好围棋!这是一种算计能力,中国人不怕算计,中国人最会的就是算计,当年南京城下的时候,五个日本兵押着一千个中国人去枪毙,一千个中国人聪明,没一个傻的,他们都知道第一个出头的就是第一个死,枪打出头鸟么,所以一个也没有反抗,都等着那第一个站出来反抗的,这样他们才好趁乱跑!但是不得不说这一点上很遗憾,人都聪明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结果没一个反抗的,让小日本全部枪毙了!这不叫愚蠢,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这个人喜欢古风!”刘健寅这样的回答:“您想来也看出来了,我这里的器具之物,还有我的喜好,都有古风,围棋是我们中国起源的古老艺术,这样的艺术我过去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学习,您可能并不知道,我的学校里没有教围棋的,围棋要从娃娃抓,但是可惜,中国的小学里没有围棋课!当然,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这个人呢,自觉得我还聪明一点,想要找个人教教,但一般的人我看不上,我看上的大多都是职业棋士,这一点您也是知道的,这些职业专家正常在国内都有比赛,哪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到我的这个岛上来呢!再说吴大师您的棋力是人所共知的,能够向您学习,我是……哈哈哈哈……”

说到了这里,刘健寅大气的一指周围,道:“我意以决,就在这里为大师立居,我好时时向大师讨教棋道!”吴清源心道:“这才算是正统!”在吴大师看来,刘健寅仅仅只是一时的兴趣,他的棋兴到底有多浓,还是两可之间,不试试是不知道的。

为了提起刘健寅下棋的兴趣,已经老得说话都不清的吴大师开始说起了围棋典故,但是他的年纪的确是大了,所以说话那叫一个费力,他说一句两句,说三句五句,那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长篇的说话,这可就有点难了。好在的是,在这位吴大师的身边还有一个贴心的小棉袄——玛德琳公主。

这位玛德琳公主的中国话其实也是一般般,发音要说准,老实人都不信,但这种嚼着舌头的中国话却也别有一番情趣!见自己说话不达意,玛德琳公主就动起了手指,比比划划的。

她说在上古的时期,尧都平阳,平息协和各部落方国以后,国家的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却让尧帝很忧虑,散宜氏所生子丹朱虽长大成人,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

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让人推着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荡来荡去,高兴地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亲的话也不听了。

散宜氏对帝尧说:“尧啊,你只顾忙于处理百姓大事,儿子丹朱越来越不像话了,你也不管管,以后怎么能替你干大事呀!”尧帝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归善,必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才行。便对散宜氏道:“你让人把丹朱找回来,再让他带上弓箭到平山顶上去等我。”

丹朱见父亲的几个卫士强拉扯着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里,对他道:“你父帝和母亲叫你来山上打猎,你可得给父母装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领我又没学会,咋打猎呢·丹朱看山上荆棘满坡,望天空白云朵朵,哪有什么兔子、飞鸟呢·这明明是父亲母亲难为自己!卫士们好说歹劝,丹朱就是坐着动也不动。

一伙人正吵嚷着,尧帝从山下被侍从搀扶着上来了,衣服也被刮破了。

看到父帝气喘吁吁的样子,丹朱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个喏:“父帝这把年纪要爬这么高的山,让儿上山打猎,不知从何说起·”尧帝问:“不孝你个东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咋个还不晓得走正道哩,猎也不会打,等着将来饿死吗?你看山下这么广阔的土地,这么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点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吗·”

丹朱眨了眨眼晴,道:“兔子跑得快,鸟儿飞得高,这山上无兔子,天上无飞鸟,叫我打啥个哩。天下人都听你的话,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我再替您操那心呀。”

尧帝道:“你不愿学打猎,就学行兵征战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学会了,用处也大着哩。”丹朱扔掉了箭,要父亲立即教他。尧帝道:“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东西,你只要肯学就行。”说着拾起箭来,蹲下身,用箭头在一块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画了纵横十几道方格子,让卫士们捡来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进后退的作战谋略传授讲解给丹朱。

丹朱此时倒也听得进去,显得有了耐心。此后一段时日,丹朱学棋很专心,也不到外边游逛,散宜氏心里踏实些。尧帝对散宜氏道:“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转意,明白了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

谁料,丹朱棋还没学深学透,却听信先前那帮人的坏话,觉得下棋太束缚人,一点自由也没有,还得费脑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终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诡计夺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场,怏怏而终。帝尧也十分伤心,在女婿舜的劝说下把丹朱迁送到南方,让他静静性子,思己之过,这位好女婿再趁机哄尧帝修神仙术,说你把神仙术修成了,那不就不用担心传承江山的这回事了吗?这天下还不是您的?尧帝高高兴兴的就这么修仙了,把国家大事全交到好女婿的手上了。在三年后,他突然很明智的把帝位“禅让”给一直帮助他处理政务和国家大事的虞舜。虽然从实际上传不传都一样,但好歹这表面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

舜帝继位后,很高兴,他善于制陶,就下令在陶上留下围棋的图案,以后的陶器上便产生围棋方格的图形,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