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谨以本章献给赤军(2 / 2)

魔本是妖 老实人12 4922 字 2019-09-28

一个日本人不会中国话不要紧,但是他会看懂中国字!

美国人没看明白,但是日本人一看就明白了……赤军……又是赤军!

什么是赤军,这是一个伟大的组织。

准确地,日本赤军共分为“赤军派”,“联合赤军”和“日本赤军”三派,相继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一年之间成立。

联合赤军在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一次悲惨的包围战中,被日本警方歼灭,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而赤军则于更早的一次警察突击中被歼灭。

日本赤军又称“阿拉伯赤军”,长期活动在中东。也是先后的三支赤军中国际影响最大的一支。他们中的三名成员于一九七二年五月三十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罗德空港(现本·古里安空港)向旅客发动突然攻击,造成约一百人死伤,其中二十四人死亡。

这一袭击行动立即震惊了全世界,赤军也由此成为与意大利的红色旅,北爱尔兰的爱尔兰共和军齐名的国际性恐怖组织。

袭击中唯一被活捉的冈本公三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巴勒斯坦在给以色列的每一份释放名单中,“冈本公三”总是名列第一。此外,始终“亲美”的日本政府也在这次袭击中捞到了意外的好处,在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处于西方阵营中的日本居然被撤下“敌对国名单”,这对赤军来,不啻是一大黑色幽默。

很多阿拉伯的父亲,也给他们的儿子取名“OKUDAIRA”,这是为了纪念那次袭击中自杀的赤军队员奥平刚士。\由奥平刚士也可引出赤军的最高领袖,也是奥平刚士的妻子——重信房子。

一九四五年,重信房子出生于东京都。她的父亲是日本一著名右翼组织的高级成员。

或许会令很多中国愤青不解,虽是极右翼成员,但房子的父亲却毫无种族偏见,他要求房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国际主义为终生理想,同时还提醒她“不流血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这句话便造就了日后以美丽和冷酷著称的赤军领袖重信房子,也促使房子走出日本,投身到中东的反美浪潮中。

赤军是当时日本社会的缩影,对那时的许多日本青年来,美国象征着帝国主义,象征着罪恶;而中国象征着革命,**是全世界革命青年的共同导师。

在游行中,他们常常将毛伟人的画像高高举起,并把毛伟人的语录用鲜血写在横幅上,而他们则在横幅和画像下,表情庄严的前进着。\这样的画面不时出现在当时的电视、报纸和期刊上,成为当时日本的时代写照。

但……一九七二年,尼克松的访华和***对尼克松的亲自接见,却令这些日本左翼青年们陷入了集体幻灭。

当联合赤军被日本警察包围于“浅间山庄”的时候,日本警方让一位赤军成员的母亲在现场喊话:“时代变了,美国总统同**握手了,**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孩子,回家吧!”结果孩子没有回家,他在绝望中向母亲开了炮。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

直至一九七九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日本左翼的外部精神源泉彻底断绝,无数左翼青年在绝望中自杀,左翼运动由此无限期的走入了低谷。

但日本的亲中情节并未因此终结。

八十年代初,日本出了一本著名的幻想,描述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为谋求霸权,相继入侵中国和日本。日本作家在书中写道,为了抵抗苏联帝国主义的入侵,无数日本青年怀着对于中华文明的热爱,和对苏联的反感,远赴中国投身到抗苏援华的事业中。

不幸的是,苏联乘日本全力援助中国,突然袭击了日本本土,并几乎占领了日本全境。

在该书的第三章,在大陆上战胜了苏联的中日联军,反攻日本本土,光复了日本。该书在日本畅销一时,也可侧面见证当时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切感。这些亲切感或许来自以下方面:周恩来取消了对日索赔、苏联成为共同的敌人、中日两国相近的文化、中国开放后展现出的令人好奇的新形象。

重信房子在赤军派到中东的组织中充当了政治领袖的角色,打出了“日本赤军”的旗号。当时留在日本国内的赤军派组织“联合赤军”由于内讧和遭到日本政府的镇压而很快被消灭。但日本赤军则在海外活动了三十年,制造了一系列令以色列和日本、美国等西方政府感到震惊不已的恐怖袭击事件,日本赤军从而被西方国家列为日本第一个国际性的恐怖组织。

袭击特拉维夫机场事件造成百多人的伤亡,大多数为无辜平民。

当时冈本公三在以色列的军事法庭上陈述动机时:“作为日本人当然应该回日本闹革命,但我认为世界革命应该在全世界发起,不应该有地域性特点。”

这主要是日本的发展不大,乱搞事的话,会给发现,抓住,这样自然是不好的了,所以赤军转移了目标,但是……现在刘健寅发疯了,他要把这个事情搞大。

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一个平衡的世界了,而是一个信息的时代。

现在的日本,正处在泡沫经济的时代,社会的民怨十分大。

一九**年三菱地产花两千亿日圆(当年币值)购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十四栋摩天楼。

成为泡沫经济时代日本进军海外地产的经典之作,可惜用的是泡沫经济中的虚假资金,三菱地产破产后十四栋中十二栋被拍卖。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到一九九一年二月之间的四年零三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一九六零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一九九零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