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公主和顾候之间恩怨情仇可谓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最后落得公主香消玉殒。顾候倒是如愿以偿,迎娶心爱之人,在皇上跟前也是荣宠不衰。
旁人提起,或是感慨公主红颜薄命,或是嘲讽顾候手腕了得,顾月瑶已然被遗忘。若非皇上将人接到宫里,又封了个明珠郡主,怕是京城都没几人还记得有这么一号人物。
顾月瑶自小长在宫里,直到十三四岁,总有些风言风语,皇上才让她回了顾家。
可她自小听着旁人嘴里的闲言碎语,又与父亲并不亲近,还有继母和一双同父异母的弟妹,在家中的处境可想而知。
顾月瑶在宫里住了十几年,可那里不是她的家。如今她终于回了顾家,在这里却也如同寄人篱下。
父亲待她冷漠,继母客客气气,就连一双弟妹也被责令不许与她走的太近。她明明回了自己家,却仍是孤身一人。
季凌云是宫里第一个对她好的人,愿意护着她带着她玩。这情分她记在心里,随着年岁渐长又生出了别的心思,却只是镜花水月一场。
她为灵希忧心忡忡,不过是因为灵希真心把她当做亲人。这于灵希而言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施舍,于她而言却是弥足珍贵。
然而在她心中,却还隐隐藏着期望。她自小便没了母亲,却还有父亲。她见过父亲对灵皎的纵容宠溺,也期望能有一日见到父亲对自己露出那样的笑容。
然而今日,她彻底死心,对父亲终于不再抱有任何奢望。
顾月瑶喉咙打紧,半晌才艰涩的说道:“父亲……希望我远嫁南容和亲?”
顾候神色平静,仿佛她方才说的不过是件无关紧要之事。他点头,目光冷然的看着自己的女儿道:“这不只是我的意思,更是皇上的意思。眼下两国联姻已成定局,两位公主却皆身体抱恙,唯有从其他皇室血脉中挑选一位适龄女子册封公主和亲。”
顾月瑶声音发颤:“所以,你就想到了我?”
皇室血脉虽不多,却也不少。大黎建国数百年,皇家开枝散叶,若是不论亲疏,自然有的是适龄女子。
远的不说,大公主膝下便有一个与她年岁相近的表姐。因为公主和驸马舍不得女儿,至今还未说亲事。
再远一些,太祖膝下子嗣众多,夺嫡之争时虽死伤不少,却也还有几个年岁太小幸免于难。如今虽都不过身居闲职不大眼,但膝下子女也都是皇家血脉。
可有皇家血脉的适龄女子不少,舍得女儿远嫁他国和亲的人却少,还得是女儿家自己心甘情愿,否则在南容生出什么事端来反而坏了两国交好。
所以皇上为难,而顾候身为肱骨之臣,领悟到了皇上在早朝时的那句“朕便放心了”,所以回家后便自发来说服女儿。
顾候面色微愠,冷声道:“你自小长在宫中,深受皇恩,既承着郡主的身份,就该忧国忧民,替君分忧,如今正是你报效皇恩之时。”
顾月瑶闭了闭眼,讥笑道:“是我报效皇恩之时?还是父亲你加官进爵之机?”
顾候恼羞成怒,斥责道:“放肆!你莫非不知自己如今在京中是什么名声吗?
你自小长在宫中,后来即便回到家中,玥娘碍于身份也不好教导与你,你便越发不知礼数,与安王纠缠不清,落人话柄。
后来又与那个建王不清不楚,闹得满城皆知。你惹出这些丑事来,还以为能嫁的出去吗?京城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哪个敢让你进门!”
顾候气急败坏的房中转了两圈,指着顾月瑶道:“如今册封公主,嫁去南容便是摄政王妃,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福气。你能有这样的造化,还是托了你母亲的福,别不知好歹。”
顾月瑶红了眼眶,她闭上眼睛一点点逼退眼中的泪意。再次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千言万语梗在喉间。
她想说你明明知道建王当初执意纠.缠,我避之不及,却还是被人算计。当初我倾慕安王之事人尽皆知,你也从未阻拦过。
可最后,顾月瑶什么都没说,因为没有必要。他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要把所有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不过是因为觉得她丢了顾家的颜面。
顾月瑶看着桌子上的那盘梅子糕,半晌才道:“若今日之人是灵皎,你还会这般大义凛然吗?”
顾候噎了噎,而后冷哼道:“你还有颜面提起灵皎,若非你这个做姐姐的败坏了顾家的名声,灵皎又怎么无人问津,至今都没人上门来说亲!”
他也瞥向那盘梅子糕,最后说道:“灵皎一向与你亲近替你说话,你这个做姐姐的却要如此拖累她。你若是还有一点良心,便该忠义两全。这梅子糕是灵皎特地叫厨房给你做的,你莫要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
顾候拂袖而去,守在外面的菊丹从大开的门外走进来,看到顾月瑶的模样不禁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