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君玄,我冷……(2 / 2)

承安侯正在屋里和几个幕僚密谈。

“京中的流言,已经酝酿了许久,柳大夫迂腐守旧,认为长公主牝鸡司晨,窃权乱政,向来看不惯长公主,也没少联合御史台及朝中大臣,弹劾长公主误国祸民,要求陛下降罪。”

“可陛下袒护长公主,将长公主保护在宫中,对朝中一面倒的弹劾置之不理。”

“开弓没有回头箭,”贾长史面色阴狠,一咬牙道,“就按照原定的计划,在新安县再烧一把火,把整个新安县都淹了,四五十万人受灾,陛下总不会置之不理了吧。”

一众人脸色惊变,难免露出不忍的神情,可动了动了唇,终究什么也没说。

气氛一度沉凝。

承安侯蹙眉,正要开口,福安急色匆匆地走进屋里:“侯爷,宫里传来消息,长公主不在宫里,拘禁在未央宫里的人,是长公主身边的玛瑙姑娘。”

饶是淡定如承安侯,也不禁一脸震惊:“长公主不在未央宫,那她在哪里?”

这是怎么回事?

“是金蝉脱壳,”贾长史牙关咬得喀啦响,深吸一口气,才冷静下来,“大坝冲毁的奏报一进京,御史台就将矛头对准了长公主,长公主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同陛下一起演了一出金蝉脱壳之计,秘密前往杭州查实大坝被毁一事,解朝中之困,再不济还能平定灾情将功补过。”

他们在京里,苦思对付长公主的方法。

可长公主已经跳出洛京,直接去杭州寻找破局之法,不论是谋略、胆魄还是城府,都远超旁人预料。

承安侯此时也反应过来了:“长公主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就毁了我们全盘计划,新安县的火不能再烧了,不然就要烧到我们自己头上。”

贾长史脸色也很难看:“现在的问题是,毁堤是否万无一失?杭州郡大小官员,为了配合侯爷扩大灾情,故意延误灾情,势必会引起长公主的怀疑,长公主定要查实一番,万一查到了什么蛛丝马迹,于承安侯府而言,就是灭顶之祸。”

福安连忙道:“侯爷尽可放心,知道长公主心思缜密,李太守和王县令都心存了警惕,精心做了安排,就算长公主将他们祖宗十八代的关系往来查一个遍,也绝不可能查到什么。”

“南朝有律令,因河堤失修,酿成灾祸,此罪与丢城弃地等同,是死罪,毁堤更是祸及满门,李太守及王县令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顾及一家老小,绝不会吐露半句。”

承安侯神色仍没放松:“万一呢?”

李太守和王县令身上牵扯了私盐案,等大理寺的监察史到了杭州,就要着手调查,大理寺查案的手段向来厉害。

福安又道:“杭州有修河司,一旦情况不对,李太守和王县令,就会揭发修河司贪墨河道款,导致河堤失修,长公主会将矛头对准修河司,绝不会波及到您的头上。”

因南朝水灾频发,朝廷于工部辖下设‘都水监’,并在地方设‘修河司’,负责河道修缮工事。

修河司政令仰承工部,独立于地方官府,但有关河道上的事,却仍越不过地方官员。

他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旦情况不对,立刻祸水东引,将一切过错推到修河司身上,让他们做替死鬼。

这些个修河史,每年经手这么多河道银子,没一个是干净的,只要朝廷一查,上上下下都难逃罪责。

承安侯顿时放心了许多。

一听安排了替死鬼,贾长史的脸色也好看许多:“林氏是杭州望族,承安侯与浙州骨肉相连,如今长公主去了杭州,侯爷最好不要再插手浙州,及朝中【倒长】之事,最好是想办法将浙系那边的一切干系都断干净了。”

承安侯颔首,他心中一阵恍惚,想到了弦照那天说的话。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长公主娇养了美强惨质子后免费看更新,第232章: 君玄,我冷……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