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初闻辛密,定南醇(2 / 2)

五代窃国 一字营 4998 字 2019-09-26

“哈哈哈。闲侄,也不必妄自菲薄嘛,你的话也并不错,只是不能说,不能说而已!”对于张左耀,李禾青是越来越欣赏,闻着酒香甜话他不由得开怀大笑。

“父亲,何事如此……咦?这香……!”正高兴着,李珺怡的声音传来,不过她一进门,话讲到一半,也被酒香所吸引,不由停住了脚步!

“女儿,如何?这可是张旅帅特地给我找来的好酒!”李禾青和张左耀对望一眼,都看到了眼里的笑意。

“父亲,你身子不好,如何能饮酒……!这酒……不对啊,明明和李家酒的香气很像!”

李珺怡一脸疑惑,表情十分可爱,张左耀和李禾青谈的高兴,不免也起了玩心,只见他一幅痛心疾首表情:“李娘子啊,这明明乃是我张家绝酿,何来李家酒之说,我……哎,罢了,罢了,就当给伯父一个面子,此方送于李家便是,再也……再也不酿酒了!呜!!!”

李珺怡本性善良,无非是执掌一门习惯了表现得冷漠而已,而这一点,早先纠缠着她打探消息的张左耀早已看了个透彻。此刻,张左耀一个大男人还是军伍,却因自己一句话哭哭啼啼,李珺怡立马表现得有些手足无措,“张旅帅和出此言,多心了多心了!”

“噗!”谁也没想到,最先憋不住的尽然是李管家。

“哈哈,哈哈!女儿啊!”李禾青也笑了起来。

“哦,原来是我多心了!”张左耀明明被揭穿了,却一脸认真的说着。

“父亲!”李珺怡那里还不明白自己被耍了,想怪张左耀吧,想想连自己的父亲都参与,一时不知如何时候,只好一跺脚娇嗔一句!却不想此话更显小女儿态了。

喧闹过后,主事的李珺怡也到了场,前面也有了李禾青的首肯,张左耀的要求自然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李家的态度便是全力支持,至于这提纯技术的问题,李禾青和李珺怡都一点提及的意思都没有,大家都明白,张左耀以此方入伙,只有他保有此技术,那合作才存在基础,张左耀不禁在心里感叹和明智人打交道就是轻松。

而说到酒名,如果沿用李家酒显然不合适,最后还是李珺怡想到一个:“叫南醇香吧!其一,李家米酿之方属南,与北酒多小米麦荞之酿有区别;其二:按旅帅所说,此酒酿成后,特点就是香醇极浓,烈性极高,饮之便知烈,那名就单取取其香,让人记住烈的同是不忘其香,大家以为如何?”

张左耀一听,不得不佩服李珺怡的营销策略很不错:“好!不愧是李家主事,佩服得紧!在下没有意见!”

李禾青也表态:“好,就听女儿的!南醇香,南醇香!贤侄,不知何时能出酒买卖?”

……

酒业上取得李家信任,酒坊进度大大加快,不过如此一来,却遇到一个难题,李家负责酿酒的大师傅李伯钧已经从成都赶来。作为李家的负责人,他得到的指示是,按流程在南浦出酒,只最后的成酒交于张左耀。而李师傅来到南浦之后,发现,镇子里没有合适的水源,只有镇北不远处的一条从青石山流下的小溪可用!

“那就运水过来,酒坊绝不搬出南浦镇!”

张左耀有自己的考量,蒸馏提纯的技术是可以独立使用这个秘密是绝不能外泄,至少挣到一定家底可发展别的东西之前,是一定不能外泄的,不然亏了不说,如李禾青所言,还有怀璧其罪的危险,酒坊和刘家大宅相联,便于保护,也便于加工。反正街上巡逻的都是自己的兵,短时间内保证秘密还是可行的。

而同酒坊师傅李伯钧一起来的,还有张左耀第一次到李家求却造拒绝的铁匠。来人四十多,按他的说法,一来李家早年对他有恩,二来,这次老爷子出了高价请他,他才来!不过张左耀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只要需要这人能做事!首先,就是酿酒的器具要重铸,改进并扩大!

为了保密,张左耀仔细又研究了好几天,把蒸馏器改成了分装式的,主要部件给李家铁匠打造,而其他部件,如釜体等则到各个县城的铁匠铺定做。张左耀也不知道是否有用,但总比把东西放在一处强。

而当张左耀分派好这些,日子眼见就进了腊月寒冬,南浦新兵的训练还在坚持,而令百姓担忧的中原王朝雷声大雨点小,一点打过东川来的迹象都没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十二月初四,张左耀兴高采烈的开始接受各个地方定做的蒸馏器部件;而西川成都府,同样一片喜气洋洋,节度使府上下更是准备张灯结彩,因为,已经有消息传来,孟都使的使节已经从洛阳返两川,此刻已经入了东川境,随他一起的,还有唐王的钦差,手里握着的是分封蜀王的圣旨;而连孟都使、唐王甚至连穿越的张左耀都不知道,因为这一纸任命,新唐,乃至天下的天色又开始变了,风云将起,一片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