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治理江东的政治、经济、货币制度(2 / 2)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管子》中最重要的理论。

这一理论和张昭所言,都符合孙策的价值观,要想发展商业,首先得往市场里投入一笔庞大资金。

但是张昭有一点,孙策并不认同。

孙策开口,跟张昭探讨道:“国多财则远者来,这倒是不假。可子布以为这区区两千余斤黄金、四千余斤白银和七千多匹布帛才能算作多大一笔财富?足矣招徕多少豪强?若金银布帛,全部耗尽,又当如何?”

张昭有经世济民之才,闻言立即猜到孙策言下之意:“将军是说钱货不通之事?”

孙策非常郑重的点头:“我虽然对经济了解不多,但亦知道,若是没有货币,商品经济必然规模有限。全靠以物易物的商业往来,不仅水平低下,亦限制了繁华发展。”

张昭手捋须髯,微微颔首:“将军所言,乃国之常情。自董卓霍乱朝政,钱货不通久矣。如今乱象之下,想要复通钱币,恐怕不易。”

孙策阳光爽朗,笑着说道:“这无妨,我从未想过一夕之间,便改易此困境。我们可以钱货并行,先在小范围施行。”

“钱货并行?”

孙策解释道:“如今通行的货物无非两种,其一是布帛,其二是谷粮。”

张昭点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一曰食,二曰货。这衣食住行四项,前两者乃是民生要务,关乎百姓生死,州郡平宁。”

孙策笑着说道:“那我们就铸造新币,持币便可到官府兑换布帛或者谷粮,子布以为此项钱货是否可通?”

张昭认真思考了一下,郑重颔首:“民生饥馑,若持币到官府便能兑换谷粮,不论如何民间都会一试。”

孙策反倒摆了摆手,说道:“民间如何且先不管,新币我还未打算直接在州郡发行。”

“那将军是打算?”

孙策没有直说,而是问了一个其他问题:“我营中将士及工匠安置情况如何了?”

张昭也没有着急,从容回道:“将军只率将士及工匠万余人从历阳开赴至吴郡,这些青壮行进开拔皆十分顺利。如今程校尉及凌司马正在以水路从历阳及牛渚营将百姓男女万余人迁往吴郡。”

魏蜀吴三国都干过迁百姓数万口到自己麾下的事情。

这个组织能力,当下还是能完成的,孙策并不担忧。

他倒是对另一件事比较感兴趣:“如今水军共有多少舰船?”

张昭翻了几页,找到刚统计好的数据:“将军东据长江,收流合散,营中所有船只大小共四百余艘。每次往返可运输三千余人。”

每次运输三千余人,不用一个月,就能将孙策部下男女万人从历阳、牛渚营一带转运到吴县。

尤其这里面的历阳难民,吕范在历阳开仓放粮,有壮男、壮女各数以千计,在历阳已然安置不下,正适合运送到吴县与将士一同安置。

所以孙策笑着对张昭问道:“将士、工匠、难民皆欲安家立业,子布以为其安家之本是什么?”

张昭若有所思,他才可经邦,很快就将这一切的脉络联系起来:“将军是打算给将士和工匠分发新币,让其持币自行到官府兑换所需粮食、布帛?”

没错!

这就是孙策一直酝酿的改革货币之法。

如今大汉积重难返,天下货币乱成一团,如果在原有体制内修修改改,孙策这点实力投入进去,完全是杯水车薪。

所以他干脆不破不立,另行一种新的货币。

孙策自信的说道:“我们不再推行五铢钱,半两钱之类按称重计量的铜钱。而是推行新币,统一为江东通宝,货币等值通行,不再计重称量,改按数字计算。”

“我打算给士兵、工匠皆发放薪俸,一名士兵月俸150钱。然后钱价以粮为锚定,一石谷粮30钱。”

孙策确定这项货币制度可以推行下去的,因为这几乎就是简化版的粮票、布票制度。

但他又对增强孙策实力有其他几项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就是这成倍数的放大了孙策的后勤实力。如果按大汉通行的俸禄制度,给一名县令发粮一个月一百石,一名士兵发粮一个月五石。

孙策目前的后勤储备,只发两个月的俸禄就被清空了。

但事实上,无论县令还是士兵根本都用不了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取回家中也是储存起来。

只要让他们相信,拿着新币到官府曹司就必定能兑换到相应的谷粮布帛,他们就能够逐渐认可新币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钱粮布帛都还保留在了官府手中。在实际上,等同于孙策手中掌握了更多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这乱世当中,谷粮和布帛也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以这两样作为江东通宝的锚定物,可以产生跟金本位一样的效果,膨胀官府手中的财富总值。

只要新币能够在吴县境内流通,就一定会豪强、商队逐渐认可其价值。

孙策的目的很简单,只要新币暂时可以通行,哪怕在吴县境内小范围的通行就足够了。

一个稳定且运行良好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逐渐淘汰江东其他货币。

孙策对此有绝对信心,因为其他郡县境内,货币体系都已经崩溃,处于钱货不通的状态,他们拿头跟吴县的经济体系对抗?

而如孙策和张昭所言,构建江东政治、经济甚至货币体系的关键,目前都在于军中,在于军中上万名将士。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在线阅读更新,第六十四章治理江东的政治、经济、货币制度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