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谁对不起谁(2 / 2)

群英三国 沉渊之龙 5326 字 2019-09-25

“也算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是,我们信不过大汉的承诺!”于吉冰冷冷的说到。

“此话怎讲?”方云倒是好奇起来。

“将军可知贫道修炼的是什么法门吗?”于吉指了指自己问到。

“传闻是一部名为《太平清领书》的功法?”方云倒还记得。

“将军知道就好,那将军可曾知道,在二十几年前,贫道曾经把简化后的《太平清领书》,送到某个寒门士子手中?将军是否更知道,贫道是奉了汉帝的命令才那么做的?”于吉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那种亲切的感觉,反而充满了怨念和杀意。

不过他的爆料的确非常劲爆,方云甚至可以通过想象来脑补整个过程。

当时,汉灵帝或者世家打算推出某个势力,来制造一场混乱,好搅浑大汉这滩死水,方便他们浑水摸鱼。而刘宏更是希望这个势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世家的实力,好方便他后续行事。

于是,他派人找到了于吉,命他找一名寒门士子传授功法。当时他就把经书传授给了一名寒门士子,那便是张角。之后张角代师收徒,这才把华佗拉下了水。

故而按照辈分来说,这于吉岂非就是自己的太师公了?毕竟,他可是师公的师父啊!

显然,世家若是要扶植一方势力,必然是以方便掌控为主。或许是盗贼或许的山贼,甚至是山越势力。实际上之前几年,甚至184年南方就出现过多次蛮夷造反的情况。

很不巧的是,正是世家的存在,使得张角没办法出仕。所以张角对世家的怨恨,这就意味着他不会投入世家的怀抱。不过世家也不是吃素的,在太平教里面也安插了属于他们的人,比如当初的袁方。

最终结果很明显,黄巾起义失败,但他方云却随之崛起。

可以说发,方云的出现,直接颠覆了刘宏、世家和于吉三方的预料。这才有了后期刘宏和方云的交易,不过在这之前,刘宏和琅邪宫的交易,尚未履约。

当时,作为传授经书的代价,刘宏表示支持琅邪宫在全国各地传教。奈何如今那么多年过去,刘宏都死了,刘辩即位也有几年了,这个约定却迟迟没有履约,这叫于吉怎么想?

不信任已经出现,故而于吉遇到了麻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联合军,而不是汉庭。或许在他看来,汉庭或许已经和言而无信挂上了关系。

只是他也够冤枉方云的了,他根本不知道于吉和刘宏之间的交易。如此一来,想要满足他的交易内容,自然也就无从说起。只是这反而成为了于吉不信任朝廷的主要原因,真是叫他无语了。

从因果的角度来说,琅邪宫帮助联合军的确该死,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因却是汉朝没有履行与琅邪宫之间的交易,如此责任就算到了汉庭,最终也就是算在方云的身上。

偏生自己还直接带兵杀过来,打算把琅邪宫解散,这的确是嚣张了点。

至于谁对谁错,反而是清楚得紧。不管于吉对汉朝如此怀恨在心,多么的不信任,但是只要他帮助了联合军,那么从那一刻开始,汉庭就有资格将他处决。只因为于吉的帮忙,使得联合军大量的制造杀孽,使得己方士卒损失重大,这责任谁来承担?!

“过去种种,那是刘宏和你的交易,又或者张角与你的交易,和我无关。我只知道你们琅邪宫帮助了反贼,这就是你们最不应该的地方。如今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和核心弟子过去帮我研究,那么二十年后自然可以获得自由。

如若不然的话,今天也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方云摆开了姿势,做好了攻击准备。

“无需如此麻烦,你我斗上一场。你赢了我们自然听你的,到时候就算你拆掉琅邪宫我也不说什么,琅邪宫上上下下所有弟子,都将为你效死;但若是贫道侥幸获得了胜利,那么只希望将军从哪来,回哪里去便是。”于吉非常严肃的说到。

闻言,方云也就是笑了笑,随即高呼一声:“正合我意!”(未完待续……)

ps:一开始打算那么写:于吉缓缓站起,猛地掏出一个布包,边走边喊:“那还等什么,跑路啊!”于是琅邪宫灭绝,这一部分就宣布结束,多么轻松!

最后还是惯例环节:

感谢书友‘长青无悔’的打赏!多谢对本书的厚爱!

感谢各位订阅和投推荐票的书友!多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继续加油哦!!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