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平安关【求追读】(2 / 2)

议事大厅,没有座位,只有一张张舆图。</p>

文职武将,议论纷纷,焦急的出谋划策,有些武将意见不同,变得面红耳赤,差点动手。</p>

直到老将熊榆到来,大家这才突然一静,但随后又继续争论。</p>

熊榆也无不快,这是他多年培养的结果,军中将士皆可畅所欲言,一起出谋划策,无需在意军衔。</p>

听了一会诸位言论,熊榆并未发言,只是心里有了些底。</p>

这时,一轻装斥候终于进厅,直直找到老将军,朗声汇报:</p>

“将军!平青州军第三军已至平安县城西北方向,约十五余里外安营扎寨,未免打草惊蛇,属下并未细数。</p>

属下估算,大概七万有余!”</p>

斥候队长说话时的声音带着些颤抖。</p>

听到这话,熊榆眉头一皱,“七万有余?那就是十万大军了”,按理来说,朝廷青州三线、徐州两线作战,朝廷不可能在平安关调动这么多军队。</p>

“怕不是从北疆调的兵?”熊榆心里有了猜测。</p>

“你们用的什么法子判断敌军数量?”</p>

“回将军,属下用了灶坑估算法。”</p>

两军交战,清除敌军的人数十分重要,对之后的兵法布置起到决定因素。</p>

自然不是听敌军说有多少兵就有多少兵,最安心的莫过于自己验证查探,而灶坑估算法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有多少炊烟就有多少口锅,就可以估算到敌军数量。</p>

“嗯!退下吧,密切监视敌军动向!”</p>

“是!”</p>

斥候队长退下,商议的众人在听到敌军人数后早就有些坐不住了,连忙道:</p>

“将军!那官军怎会有七万大军?他徐州已派两军,青州神谷关一军,天险关一军,这平安关又扎一军。</p>

哪里来的这么多兵?”</p>

说话的正式骑兵校尉,他是子侄。</p>

熊榆摇摇头,缓缓道:</p>

“七万八万亦或者是十万,都不过敌军想要展示的假象,不必理会!</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