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流水无定(2 / 2)

顾道人道:“常公前面说的是天理,后面说的是人伦,虽然两者难以定论,分析起来总是有所道理。这和常公的要求又有什么干系?”</p>

常太监道:“人说冥冥之中自有天理,纷纷之中自生人伦,道理就是任人摆布的定义。</p>

如果天师洞要陷入道理,任人摆布,道门行将不存,咱家也当是白来。”</p>

顾道人似乎明白要进入正题,不出一声等着常太监继续。</p>

常太监继续道:“咱家不死,‘十日天下’和更早的事情真相不明,则道门平安,江湖稳定。咱家若死,灭道统者朝廷也,倾朝廷者国君也,逼国君者江湖也。</p>

平宗皇帝若能英灵安息,欲界风波才能平息。”</p>

顾道人认真思索,问道:“常公了然‘十日天下’真相?”</p>

常太监答道:“在生,咱家对案子毫无头绪;死后不用一月,咱家对案子将会全盘清楚,并且将曾经参与过每一个细节。”</p>

顾道人好像明白常太监一点意思了。</p>

可他不能胡乱决定,于是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常公自扬州入江湖办事,到底凭何底气?”</p>

常念恩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另外一件事:“咱家曾经听说江湖中有一个说法‘凶皇不摆驾,道主不当家’。</p>

咱家很想试试,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p>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p>

……那区区江湖常念恩拿得起,小小欲界常念恩放得下。”</p>

顾道人正视面前之人,知道现在这不是太监,而是江湖人常念恩。</p>

随后他露出比先前更灿烂的笑容,答应道:“好吧,常先生有此兴致,贫道奉陪一道,区区天师洞覆灭也罢。”</p>

这算说得什么话?知客道人听得心惊,不敢向这两人任何一人追究查问。</p>

可这师叔顾道人透露出的意思干系太大,他不得不插嘴问句:“常公……常公为何不觉得平宗皇帝之死和‘十日天下’或者正是因为冥冥之中自有天理?”</p>

知客道人虽在江湖之中,江湖之中却也有常太监“恩仇必报”的名声,他猜测常太监是想查清两件大事的真相。</p>

到了这一刻,常念恩才第一次说句针对知客道人的话,他说的话是一句劝诫。</p>

“如果事实正是所谓天理,那你该期盼咱家查来查去到最后永远查不出真相来。不然这代表咱家有一天将会清楚明白,天居然敢拂了常念恩的意!”</p>

知客道人给这份猖狂吓到,不敢再说,只想赶紧派人去昆仑山通报这事。</p>

这事发生在陈至、凌绝、秦隽三人在平坡镇喝酒的那个晚上。</p>

这个晚上,“回风舞柳”顾道人叛出天师洞师门,随着前掌玺太监常念恩失踪江湖,天师洞只知道这两人失踪前说过要去往扬州。</p>

第二天午后的通明山庄大殿内堂里,凌绝的大哥凌泰安长长出了一口气。</p>

凌绝已经当着凌家最关键的几个人说完所有的经历细节,包括私纵屠世先生,天垂岭决斗,雀房山乱战保下“小三口”,以及最麻烦的是带回“六刀七剑,十三名锋”里的邪剑“血涂”。</p>

气氛一时沉默得如同凝固。</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