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张秦赴周(2 / 2)

因为郡守,县令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

治理国家的依旧是他们自家那波人,他们没有理由去强烈的反对。

但若是周太后想要提拔平民士子,想要收回公卿士大夫的封地与奴隶,那这些人可就不会干了。

楚国的变法比周国更深一些,楚王利用楚国的亡国之危迫使楚国内部的贵族不敢生事,从而选拔出了大量的民间人才,打破了原本的权利垄断。

而后又通过瓜分利益的方式拉拢了一部分大贵族,从而完成了如今的楚国变法。

而楚国与周国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最为核心的一个点便在于他们迅速的做大了蛋糕,让大多数的上层阶层都尝到了甜头。

但如今天下群雄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要想再这么玩一次,几乎是不可能了。

所以,吴国虽然已经称王了,但是吴国还没有搞郡县制那一套,反而沿用了周国曾经用过的分封制度。

这是因为吴王不想变法吗?是吴王与陈武等人不知道中央集权的好处吗?

不,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也知道目前的吴国没有这个契机。

强行变法的结果只会是国家内耗,最终被别国所吞并。

而如今天下诸国之中,唯有秦国与燕国的上层权利核心不是被君王与公卿士大夫共同垄断,而是由君王与公卿士大夫还有国内的之士共存。

燕国的是君王,公卿士大夫,贤士形成的三方平衡。

秦国的是秦王,文臣,武将形成的三方平衡。

所以,在张秦看来,唯有燕国方才是秦国未来的最大的敌人。

其一是已经提到过的国家体系原因。

其二是燕国的苏仪才是这一次列国伐秦的真正统帅。

他既然能够组织起第一次列国抗秦,未必就不能够组织起第二次,第三次。

张秦可不想秦国一次次东出,然而一次次被列国联手给怼回去。

所以哪怕已经有了一个亡周之策,但是张秦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继续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继续助周,而后以周国为踏板赴燕。

张秦在周国游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并没有自荐于公卿士大夫,也没有向周天子推荐自己,而是在洛邑的市口摆下了一处高台,而后于高台之上讲学。BiquPai.CoM

张秦精研的是纵横术,但是他师从的却是孔儒,吴迪等学宫之中的圣贤之士。

而他一开口,讲的便是孔儒的仁礼之道。

尽管这条道路不适合如今的秦国,并不为秦人所广泛接纳。

但是他却代表了许多有思想,有抱负的士人,乃至于君王的梦想。

而最受这一学派影响的,无疑便是如今处处被周太后压制的周天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春秋霸业更新,第816章 张秦赴周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