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第十节(2 / 2)

大汉帝国风云录 猛子 33536 字 2019-09-25

大将军李弘、尚书右仆射田畴和两府长史余鹏显得非常犹豫。陈群、袁涣和司马懿虽然去年曾跟随大将军出战大漠,但参加这种几十万人的大战,他们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敢说。

“冀州有邯郸七座军大营七万大军,北军有四万人马,从塞外南下的铁骑有三万五千骑,我们总共有兵力十四万五千人。”余鹏开始扳手指头算帐,“如果大军渡河南下,前后需要征调民夫大约七十万到八十万人,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约有一百万人需要消耗钱粮。”

去年大将军征战大漠,牛羊和草料都是由匈奴人、鲜卑人、乌丸人等胡族诸部提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朝廷财赋负担。另外,自从朝廷实施新兵制后,除了虎贲羽林和南北两军外,其余十八座军大营的士卒都不再发放军饷。新的田制和赋税制度实施后,各郡县府衙的日常开支和官吏们的俸禄也由他们自己解决。这三个改制给朝廷节省了大量的财赋。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年才打得起这一仗。

但钱是省下来了,粮食却省不下来。按照新的赋税制度,百姓们的力役由每年三十天改为二十天,这二十天内的口粮由民夫们自己带。超过二十天后,朝廷就要给民夫们支付报酬提供口粮。仗打得越长,朝廷的负担就越大。另外,还有十四万五千大军的口粮。打仗的时候,士卒们一天吃三餐,粮食消耗大大增加。

根据大司农李玮大人的预测,如果我们四月中开始渡河作战,朝廷财赋尤其是粮食数量,即使加上今年五月收割的粮食,我们最多只能支撑四到五个月,大军在十月之前必须结束战事。

不过,依照叛军的情况推测,我们在四到五个月内未必能在中原站住脚。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兵撤河北,一无所获。

(本朝的徭役分两种。一为力役,一为兵役。到了服徭役年纪的成年男子除了服兵役外,还要服二十天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叛军人数大约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人,所需民夫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消耗也非常大。但以关东、荆州、豫州、扬州、徐州等地的财赋来看,他们完全可以支撑五个月以上。

关东、豫州、徐州过去就是本朝的富裕之地,田地多且肥沃,又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灾祸,造口大量死亡和南迁,人少田多,恢复起来自然要比人多田少的河北要快。至于荆州和杨州,以及徐州和豫州的南部郡县,都是人口南迁的主要地方,这些地方过去人少,可供开荒之地很多,所以人多了之后,田地数量猛增,财赋增长当然很快。

另外,自从董卓乱政,州郡拥兵自重后,流民激增,各地募兵变得容易,兵制随即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袁绍、刘表等人都是用募兵制,但不再发放军饷,而是以粮食代替。士卒们只要吃饱了就行,他们也不再奢求其它的了。曹操从去年开始,采用军屯制养兵,也不发放军饷,军队数量一度增长很快。

至于各州郡的力役,现在都超过了三十天,州郡大吏们说了算。在这种战乱情况下,各地方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是很平常的事,可怜的百姓们为了能活下去,哪敢不从?只要能让他们一天吃上一顿饭,叫他们干什么都行。

叛军首领们不要给叛军士卒发放军饷,也不要支付所征民夫超过力役规定时间之外的报酬,他只要把这些人的生命维持下去,这个仗就能一直打下去。

“河北只有三州,财赋完全靠冀州和河东提供,无法支撑持久大战。而叛逆们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司隶、兖、徐、青、荆、豫、扬等七个州郡,除了司隶的关中、关西外,其他地方都能提供钱粮,他们完全可以打上一年半载,拖都能把我们拖垮。”

余鹏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相比起来,北疆军在冀州作战,要远比在中原作战有利。”

在冀州作战,首先免除了粮草长途运输之苦,这样所需民夫数量和运输途中的粮食消耗就要大量减少,可以节约至少半数以上的粮食。其次,叛军打进冀州,激起了冀州百姓的愤怒,我们可以利用百姓们保家卫国的情绪,鼓励他们无偿延长服役时间,这样又可以为朝廷节约一笔钱财。

我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和钱财,不但完全可以把这场战争拖下去,还能把叛军拖得粮草尽绝,拖到他们财赋耗尽。等到他们无力再攻的时候,也就到了他们败亡的末日。叛军这一败,不仅仅是在冀州战场上的失败,也是他们彻底走向败亡的失败。如此一来,我们明后年就可以大举南下进攻了。平定天下之日将指日可待。

“但叛军十几万大军打进来,冀州损失之大非你我所能想象。”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地图,摇头长叹。

田畴伸出一只手,沿着地图上的清河轻轻划了一条线。“从邺城开始,沿着漳水河到曲周,再从广宗开始,沿着清河一直到南皮,这就是我们的最后防线。”

“三百里,由黄河向北三百里。”李弘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喃喃自语,“这三百里河道很多,黄泛区一个接一个。铁骑很难发挥奔袭的优势。”

“不能再退了。”田畴坚决说道,“三百里以内,有整个甘陵国,有魏郡和渤海郡南部十几个县,还有东郡和平原郡的十几个县,有近百万人口,这样的损失我们可以承担。但再多就不行了。我们可以把这百万人口全部撤到冀州北部郡县,把这几十个县的田地全部改为休耕地,把这里变为荒无人烟的战场。”

“从魏郡到渤海郡虽然有一千多里,但整个战场的纵深太短,几十万大军在此混战,很难保证叛军不会杀过清河。”李弘连连插头,“如果叛军在四月下开始渡河,我们很难把这一百多万人撤出去,时间显然不够。”

“立即派人渡河南下,想尽一切办法见到袁术,叫他把攻击时间拖到五月下。否则,我们不会帮他。”田畴想了一下,又说道,“中原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大知堂的弟子正在陆续南下治病救人,让袁耀派自己的手下伪装成大知堂的弟子即刻渡河。”

“袁术还在昌邑?”

“他一定在昌邑。”田畴笑道,“这一仗不打完,袁术不会离开昌邑城。”

“你决定了?”李弘看看田畴,又转头看看余鹏,“你也决定了?”

“大将军呢?”余鹏反问道。

李弘迟疑不语。

“大将军,中原旱灾如果持续到今年夏天,必定赤地千里,流民暴增,叛乱会此起彼伏。”司马懿忽然躬身说道,“冀州不能再容纳流民了。而阻止流民进入冀州的办法就是在黄河北岸打仗,断绝流民进入冀州的道路。至于叛军,也会因为中原流民的叛乱,而不得不陆续撤出冀州。转入内线作战,可能是万无一失之策啊。”

李弘低着头,双手握拳,不停地轻磕着额头,心内翻腾不止。

这可是关系大汉社稷的一仗,无论如何不能败。在外线作战,虽然损失大,但安全,可保冀州不失。而转入内线作战,稍有差错可就万劫不复了。

“把我们的意见写成奏章,急送晋阳,请长公主殿下和朝中大臣在两天内给出答复。”李弘抬起头,望着司马懿说道,“仲达,把两种策略都解释清楚,这一仗关键是不能输,我们输不起。”

“把麴义、颜良和七大营主将,还有冀州刺史郭大人立即给我追回来。”李弘指着陈群说道,“长文,你快去。还有,急召冀州各郡太守,请他们日夜兼程赶到邯郸来。”

陈群惊喜地答应一声,匆忙出帐而去。大将军的这种安排显然是倾向于临阵变计,要改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了。

“大将军,袁术那边……”田畴还没有说完,李弘已经打断了他,“不管我们怎么打,这三个人都要扣下来做人质。你去告诉袁耀,我们答应了,请他派人南下和袁术取得联系。”

田畴微微一笑,躬身退下。

麴义等人再度赶回大将军行辕。

一夜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文武大吏们极为震惊。

忽然,麴义一拳砸到案几上,兴奋地大声吼道:“大将军,好啊,这一仗我们赢定了。”接着他飞身站起来,大步走到悬挂于大帐一侧的地图旁,“冀州军士卒缺乏大战经验,这是事实,如果直接到中原作战,伤亡必定巨大。但如果转为内线作战,我们可以依靠冀州境内的河道和城池布下一道道的防线,利用地形优势给予敌人重创。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减少士卒们伤亡,保存实力,更能让冀州士卒迅速变为精锐,为将来南下平定天下蓄积力量。”

麴义显然对内线作战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他指着地图,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叛军的攻击策略不外乎三种,一是合兵一处,长驱直入。一是兵分三路,两翼为辅,中路进攻。一是兵分多路,齐头并进。依照这三种攻击办法,麴义一一设计了破敌之策。

“只要大将军下令,冀州军可以在黄河北岸阻击叛军渡河,一直到百万人口全部撤离完毕为止。”麴义拱手说道,“请大将军即刻下令。”

李弘摇了摇手。“我已经急奏朝廷,再等等。”

“急奏朝廷?”麴义浓眉一皱,十分不满地说道,“你是大司马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有兵事上的全部决策权。这种事你一句话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急奏朝廷浪费时间?”

“正因为我是大司马大将军,我才要急奏朝廷。”李弘平静地说道,“现在天子和朝廷在晋阳,河北军政虽然还是我主掌,但河北是大汉的河北,河北要听天子和朝廷的。”李弘看看大帐中的文武大吏,郑重说道,“今天这一仗不仅仅关系到河北的存亡,更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存亡,所以这种大事必须要奏请天子和朝廷。必须要上下齐心,必须要集结大汉所有的力量。仅靠一个河北,是拯救不了大汉的。将来,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也要牢记这一点,河北是大汉的河北,河北是为大汉而战,你们是大汉的臣子,你们要为大汉而战。”

四月上,晋阳。

长公主于深夜时分接到了大司马大将军的急奏。她立即传诏公卿大臣,连夜进宫议事。

太傅赵岐、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太常荀攸等十六位公卿大臣和六曹尚书齐聚尚书台。

尚书司马朗高声诵读了李弘的急奏,并做了更为详细地解释。

“大将军让我们在两天内做出答复,但冀州情况危急,我请诸位大人今天晚上就议定此奏。”长公主轻声咳嗽了几声,指着光禄勋鲜于辅和大司农李玮说道,“鲜于大人和李大人跟随大将军久经沙场,对兵事非常熟悉,你们先说说。”

“临阵变计,乃兵家大忌。”鲜于辅起身奏道,“内线作战,我大军要承担数倍于外线作战的风险,非常危险。以臣看,我们不能把胜利寄托在一个叛逆之言和一场无法预料的天灾之上,此事要慎重。”

长公主望向李玮。

李玮苦笑,“从臣的本心来说,我同意大将军的这个奏议,这可以为朝廷节约大量的财赋。但此刻变计,时间上似乎已经晚了一点,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内线作战的准备工作。百万人大撤离,大将军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上至朝廷诸府,下至河北郡县,都要为这句话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个难度太大了。”

“由外线作战转为内线作战,不是这个计策不行,而是我们用来准备的时间太短了。”太常荀攸也起身奏道,“如果大将军能在六月之前,一直把叛军阻挡在黄河南岸,则此策可行,但大将军无法保证。一旦我们准备不足,叛军提前杀进冀州,这一仗的胜负就很难说了。”

代领卫尉事的镇北将军阎柔和一贯谨慎的尚书左仆射朱穆却支持大将军的奏议,两人都认为凭借四万北军和七万冀州军的强悍兵力,完全可以把叛军挡在黄河北岸。不要说坚持到六月初,就是一直坚持到年底都没问题。

原北疆大吏意见都相左,其它大臣的意见当然更无法统一了。

长公主忧心如焚,焦虑不安。她看到大司徒崔烈一反常态,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十分奇怪地问道:“大司徒为何不说话?身体不好吗?”

崔烈站起来,大声奏道:“以臣看,我们根本无需议定此奏。”

长公主很吃惊,“崔大人这是何意?”

尚书台顿时安静下来。

崔烈先对长公主施了个礼,然后面对众臣,“从董卓进京开始,凡主政大臣有谁把这等大事奏请过天子和朝廷?董卓、李傕自然不会,就是司徒王允大人也没有。如果当初他奏请天子,天子一定会下旨招抚董卓旧部,或者他和朝中大臣们多多商量一下,朝中的大臣们也会同意招抚。但王允大人没有,他自己就做主了,他代替天子做主了,结果长安之祸接蹭而至,大汉最后一个迅速重振的机会就这么拱手葬送了。”

崔烈转身指指放在长公主面前的奏章,激动地说道:“今天,你们看看大将军,他在千里之外还想着天子,还想着朝廷,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我们还能信任谁?我们还能指望谁去中兴大汉?大将军要的不是我们的意见,他要的是我们的信任,是我们对大汉的忠诚。”

崔烈手指众臣,高声问道:“诸位大人拍拍自己的良心,你们对大汉忠诚吗?你们愿意为大汉而死吗?大汉需要大将军去冲锋陷阵,但大将军一个人能拯救大汉吗?大汉需要诸位大人的忠诚,大将军需要诸位大人的信任和帮助。只要君臣齐心,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大将军在努力奋战,在努力争取时间,我们呢?我们应该干什么?”崔烈高举双臂,纵声吼道,“我们应该跟着大将军誓死血战。”

第二天凌晨,长公主以天子名义下旨,同意大将军奏议,并急令朝廷和河北诸府,迅速把百万人口撤离作战区,为内线作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四月上,陈留雍丘。

荆州大军行走在驰道上。

黄忠摘下头盔,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四月天就这样热,很少见啊。”

“黄大人是不是太累了?”文聘笑道,“你年纪大了,应该留在荆州。”

“我才四十有九,不算老。”黄忠手抚灰白的胡须,颇为不满地问道,“你觉得我老了?”

“不,不……”文聘连连摇手,正想说话,却看到一骑从远处飞驰而来。

“魏延回来了,不知道可要到粮食。”

“袁术那个混蛋要是再不给,我们就去抢。”黄忠怒声说道。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九节

魏延二十多岁,高大健壮,皮肤稍黑,颧骨高耸,浓眉下有一双虎虎生威的眼睛。他看到文聘和黄忠打马迎上,急忙下马行礼。

“文长,张勋怎么说?还是不给粮食?”文聘急声问道。

“回禀两位大人,张大人说,最近沛国、下邳一带黄巾军出没频繁,粮道屡次被断,所以……”

“所以没有粮食给我们?”黄忠翻身下马,手中的马鞭狠狠地抽到地上,“扬州的粮食可以给兖州军,给豫州军,为什么不能给我们荆州军?我看他袁术无耻至极,根本就是一个小人。这不明摆着公报私仇嘛。”

“汉升兄……”文聘下马拍了拍黄忠的肩膀,“此次大战关系社稷存亡,千万不要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得反目成仇。”

“没有粮食怎么办?我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走到黄河吧?”黄忠气呼呼地瞪了文聘一眼,“既然袁术不给粮食,我就不走了。你看,是不是传令各部,立即在雍丘扎下大营,等待和后军会合?”

文聘犹豫不语。

这支六千人的军队来自荆州南部的长沙、武陵、柱阳和零陵四郡的士卒,他们都是南方人,由长沙郡都尉黄忠、兵曹掾魏延统率北上。二月下,他们赶到襄阳,和荆州北部军队会合。三月上,刘表接到天子圣旨后,和长史蒯越一起匆忙赶去兖州昌邑,并命令荆州府别驾刘磐、荆州府都尉文聘、长沙府都尉黄忠率一万大军组成前军,先行缓缓北上。

到了三月中的时候,刘表从昌邑急书荆州府,命令长史蒯越、治中邓义、武猛都尉李严、南郡都尉庞季、兵曹掾吕介等人率一万大军组成后军,带着大量粮草辎重即刻起程北上中原。按照约定,荆州军的前军粮草一路上由南阳袁熙、颖川辛毗提供,到了兖州后,再由扬州袁术提供。但荆州军进入兖州后,袁术却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

现在文聘可以指挥自己所率的四千人马,但他无法直接命令黄忠的这六千人马。所以当黄忠提出大军停止前进的时候,文聘很为难,不好直言劝阻。

“大军还有多少粮食?”

“还有四天的口粮。”魏延躬身回道,“不等我们走到黄河,大家就要饿肚子了。”

文聘看看黄忠,小声劝道:“汉升兄,我们先到陈留,和先期赶到陈留的高干大人会合,你看怎么样?高干大人那里一定有粮食。”

黄忠眯起眼睛,摇了摇头,“不给这个混蛋一点颜色瞧瞧,他还以为我们荆州人怕了他。不走了。”

“但圣旨要求我们必须在四月中赶到黄河,如果……”

“没有粮食,我们即使赶到了黄河,又怎么打仗?”黄忠怒声说道,“我亲自去和刘大人说。我们荆州人绝不受这种鸟气。”

刘磐低着头,不停地转动着手上的马鞭,半天没有回答。

刘磐三十岁不到,中等身材,脸型削瘦,有一双孤傲的眼睛。虽然身着戎装,英气勃勃,但怎么看他还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士子。他是刘表的亲侄子,前几年得知刘表下落后,随即和父亲一起,带着全族人从兖州山阳高平老家迁到了襄阳。刘磐自小聪颖,能文能武,刘表很喜欢他,委以重任,让他在零陵、桂阳一带剿抚流寇和南蛮,颇有战绩。

这次北伐李弘,刘表特意让他担任荆州军前军统帅,是有原因的。

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完全依靠襄阳门阀的力量,但时间一久,刘表就感到了襄阳门阀对他权势的威胁。所以他在赶走袁术后,立即以巩固和袁绍的联盟,争取早日拿回南阳为借口,大量任用南阳、颖川一带的门阀子弟出任荆州大吏,趁势削弱襄阳门阀的权势,把荆州牢牢地控制到了自己手上。

南阳门阀势力在荆州的权势迅速壮大,出身南阳的黄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长沙府的兵曹掾,很快提升为长沙府的都尉。

在这支大军里,文聘、黄忠、魏延都是南阳人,属于南阳门阀的势力,而大部分中下级军吏却是襄阳门阀的人,如何妥善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靠刘磐从中调解。

在荆州一万后军里,这种矛盾更为突出。蒯越、庞季都是出身于襄阳门阀,而邓义、李严却是出身于南阳门阀。所以这支大军到了中原后,只有刘表自己亲自统帅了。

现在荆州前军的两位统军大将都不愿意继续前进,刘磐就很难办了。他考虑了很久,随即决定大军暂时停下,派快马急驰昌邑,请刘表想个妥善之策。

刘表接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出城去找袁术。

骠骑将军袁术在朝堂上大闹了一次后,出城而去,既不进城也不上朝。昌邑朝廷的天子为了安抚袁术,特意下旨给他升了两级,转拜他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曹操、袁绍等大臣考虑到此仗关系重大,而袁术实在太不可靠,一旦打到河北后,袁术突然不听指挥乱打一气,那就完了。于是他们决定让袁术留在昌邑,督运粮草辎重。

此仗是各州郡联手作战,战线拉得很长,从河内郡一直到青州平原郡一千多里的黄河两岸,都有联军军队。为了保证各路大军的粮草供应,同时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袁绍等人决定分四路运送粮草。

青州军的粮草由青州负责。河内军、关东军、豫州军的粮草由袁绍负责。荆州军和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表负责。徐州军和另外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备、曹操和袁术三人负责。扬州的江东数郡正在打仗,袁术很难提供足够多的粮草,所以联军粮草主要还是依赖荆州和豫州两地供应。但最近豫州的黄巾军闹腾得厉害,为了保证粮道畅通无阻,必须要借助袁术的力量。另外,袁术和黄巾军打起来了,也可以保证袁术不会在中原一带胡搞一气。

朝廷如此照顾袁术,袁术当然心花怒放了,他满口答应,“你们放心,只要我在中原坐镇,你们绝不会饿肚子。个个都能养得膘肥体壮。”但他这里刚刚说得信誓旦旦,那里马上就断了荆州前军的粮。

袁术有道理,他对刘表说,从扬州到昌邑有七八百里路。路上河道密布,到处都是黄巾军,我就是日夜赶路,也来不及把粮食运过来。你荆州有七个郡,个个肥得冒油,你不带足粮食到黄河,反而指望我这个穷光蛋救济你。你这不是笑话嘛。

刘表气得两眼冒火。此次讨伐李弘,规模之大,时间之紧,世所罕见,我现在能把荆州军拉到中原,已经是奇迹了。荆州现在正在征调民夫,正在抓紧一切时间北运粮草。从襄阳到中原,有一千多里,我就是长翅膀飞,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粮草运到中原。在荆州粮草没有运到中原之前,荆州军暂时由你提供粮草,这是你亲口答应的,你怎能出尔反尔,当场反悔?

“我没有反悔。”袁术笑嘻嘻地说道,“我实在无能为力。你不是和袁本初好吗?你的大军经过豫州,你叫袁本初给你粮草不就得了。”

“讨伐李弘,事关社稷存亡,你袁家四世三公,饱受皇恩,怎能不尽心尽力?如果击败了李弘,占据了冀州,你袁家不但功勋显赫,扬名青史,更有享不尽的功名利禄,你难道连这点道理也不懂?”

“不是我不懂,而是我觉得你们一脸死气,估计都要命丧河北。”袁术幸灾乐祸地笑道。

“你还要不要脸?”刘表手指袁术,浑身发抖。

“我还有脸吗?”袁术奇怪地摸摸自己的脸,“我怎么看不到自己的脸?”

刘表怒吼一声,腰间的宝剑顿时拉出了半截。

袁术吓了一跳,连连倒退,“刘景升,我告诉你,要粮没有,要命没门。”然后他撒腿就跑了。

刘表眼冒金花,差点喷血而亡。

“这仗我不打了。”刘表怒气冲天地走进太尉府,冲着袁绍大喊大叫,“袁术不给我粮食,曹操说自己还不够吃的,我荆州将士要饿死了。”

“景升兄,你说什么笑话?”袁绍放下手上的文卷,站了起来,“现在几个州就数你荆州最富了,你都要饿死了,那我们还打什么仗?”

“以我看,这仗必败无疑。”刘表愤怒地挥舞着手臂,“曹阿满居心叵测,袁公路浑水摸鱼,其他人各怀鬼胎,大家互相猜忌,互相算计,我们迟早都会死在河北。”

袁绍脸上堆满笑容,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刘表,不急不慢地说道:“景升兄,几十年了,我还是头一次看你这么失态。你是不是最近太过疲劳了?”

刘表仰天苦笑。突然,他哀嚎一声,双手蒙脸,极度沮丧地说道:“本初,这仗会败的。”

袁绍走到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后背,关心地说道:“景升兄,你太累了,回去歇歇吧。”

刘表用力摇摇头,“本初,这一仗人人都想打,人人都想从中受益,但你却执意要分七路攻击,这纯粹是自取败亡之策啊。”

“你想错了。”袁绍伸手搂住刘表的肩膀,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如果你是李弘,你将如何打这一仗?”

刘表放下双手,转头望向袁绍。

“李弘怎样才能击败我们?我们七路大军同时展开攻击,他打谁,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既能击退我们又能改变天下格局?”

刘表豁然顿悟,“这本来就是一场败仗。”

袁绍微微一笑,“我现在最急切想知道的,就是李弘会打谁?打我,还是打曹阿满?或者,打田楷?”

刘表闭上眼睛,痛苦地摇了摇头,“我知道,李弘决不会打我。”

袁绍转身从案几上拿起那份文卷递给了刘表,“刘璋那个小混蛋野心不小啊。”

刘表心里一惊,急忙展开细看,“他拒绝承认天子和朝廷,拒绝出兵关中攻打河东。”刘表冷笑,“这个孽畜,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我荆州的主意。”

“我担心刘璋象韩遂一样,承认晋阳的天子和朝廷。”袁绍皱着眉头,负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韩遂这次是铁了心,无论我给他什么承诺,他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由此可见李弘给他的不仅仅是钱粮,还有信心。韩遂是个隐患,刘璋也是。”

“本初,如果我们打进河北后,韩遂攻击关中,刘璋打我荆州,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袁绍毫不在意地挥挥手,“不堪一击的东西,算不上麻烦。等这一仗打完了,麻烦的就是他们了。”

接着他坐到案几后,急速写好了一份手令,“我让高干立即调一批粮食给刘磐,让荆州大军尽快赶到濮阳。”

四月中,兖州东平国。

徐州军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由于连续数月没有下雨,驰道上灰尘滚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炙热的气息。

驰道两旁的耕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农夫,但农夫们不是在春耕,也不是在挑水抗旱,而是在即将开始收割的麦田(冬小麦)里挥舞着大棍驱赶着什么东西。田地里还有很多鸡、鸭等家禽。

关羽停下战马,回头看看身后的张飞、臧霸,“这是怎么回事?兖州人要提前收割?”

臧霸脸显痛苦之色,伸手指了指路旁的大树,“两位大人看看树上就知道了。这是蝗虫,中原又要爆发蝗灾了。”

关羽和张飞暗自震骇,“蝗灾……”

“十几年了,中原黄河两岸的灾祸一个接着一个,百姓没有活路了。”臧霸仰天长叹,“现在蝗虫还不多,等到了五月,蝗虫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就一无所有了。”

“蝗灾会蔓延到徐州吗?”张飞焦虑地问道。

臧霸茫然地摇摇头。

关羽挥动马鞭,大声说道:“急告刘大人,中原可能要爆发蝗灾,请他早定对策。”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十节

四月下,东平国发现蝗虫的消息让曹操坐立不安,他急忙派人联系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等郡国大吏,请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抢收粮食,防止蝗灾蔓延。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黄河两岸尤其是冀、兖、青三州遭受水灾之后,只要第二年雨水少或者干旱,四、五月份必定爆发蝗灾。这和黄河两岸的地质,蝗虫繁殖特性有关,没有任何预防办法。

今年因为干旱,兖州很多州郡已经放弃了四月春耕,如果再爆发蝗灾,即将成熟的冬小麦被蝗虫啃噬而光,饥民将迅速暴增。饥民得不到赈济,会成为流民,流民随即和活动在泰山、豫州等地的小股黄巾军会合,中原各地立即会掀起新一轮的黄巾叛乱。

曹操痛心疾首。当年联军讨伐董卓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青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叛乱,那场大叛乱延续了两三年,直接导致了大汉的崩溃。今天,当联军再度集结,准备力挽狂澜的时候,老天再次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苍天要灭大汉,人力岂能挽回?

曹操召集荀彧、程昱、毛玠等兖州大吏紧急议事。

蝗灾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再过十天半月,蝗虫也许会布满中原的天空。就算老天开眼,我们能把蝗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兖州为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也将非常惊人。

蝗灾一旦蔓延,首当其冲的就是冀州南部,青州北部和徐州东北部的郡县,而盘驻在泰山的黄巾管承、管亥部,活动在江淮一带的黄巾吴霸、刘辟部必将乘势而起,再度攻杀劫掠州郡。如此一来,三家联盟将遭受重大打击。为了赈济抗灾和围杀黄巾军,三家联盟看样子只有放弃北伐李弘了。

但北伐一事已经开始,各地军队马上就要集结完毕,这个时候因为中原的一场蝗灾而放弃北伐,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迟北伐。

为了把这场灾祸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只能低声下气向各州郡求援了,而求援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只要能让灾民吃饱肚子,不让饥民变成流民,黄巾之祸就能得到控制,北伐一事也就能在蝗灾过后继续进行。

此时北伐犹如箭在弦上,各州郡迫不得已,不支援也得支援。

朝议上,袁绍、刘表、袁术等人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想到北伐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原竟然要爆发蝗灾。

当年讨伐董卓失败的阴影至今还笼罩在众人心里,大家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丞相大人,事情你打听清楚了没有?不会是危言耸听吧?”袁术一脸怀疑地问道,“你如果不想讨伐李弘,趁早明说。你这丞相我来干,我带人去打。”

曹操懒得理他,转脸望向袁绍,“袁大人,北伐一事必须要推迟。后方如果不稳,这仗还没打,我们已经输了。”

袁绍思索良久。

“各部军队还是按原定时间赶到黄河南岸。”袁绍冷静地说道,“我们可以推迟攻击时间,但我们必须防备北疆军趁着中原爆发蝗灾之际南渡黄河,向中原发动攻击。”

另外,北征大军各部军队虽然集结较快,但各部粮草辎重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在四月底之前全部运到黄河南岸。所以我们原定四月底发动攻击的时间本来就要推迟。现在既然中原爆发了蝗灾,我看就干脆多推迟一段时间,把攻击时间定在六月底。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把攻击准备做得更充分一点,比如攻城用的抛石车,阻挡铁骑冲阵用的武钢战车,渡河用的船筏,其它诸如弩炮、利箭等军械,都尽可能多地运到黄河战场。

袁绍这话说完之后,曹操、刘备大喜,刘表也是长长吁了一口气。

袁术也很高兴,举手赞同。到了六月,如果扬州军在江东战场全面告捷,扬州军可以倾力北上,会合北征大军讨伐李弘。

曹操冷笑,“你的军队只要老老实实待在江东,就算你北伐建功了。”

袁术嗤之以鼻,“你不要忘记了,当年打进洛阳的是我,不是你。你打进洛阳了吗?我记得你好象被徐荣打得落荒而逃了。”

曹操气苦,张嘴就要骂。

太傅刘宠一把拉住了他,“说正事,正事重要。”

北征大军的原定攻击时间太过仓促,这样匆匆忙忙跑到冀州打仗,损失太大。现在多了两个月时间的准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中原这几年饱受战乱和灾祸,元气大伤,虽然在曹操的努力治理下稍有起色,但成效并不是很显著。这次北伐,兖州主要出军队,兖州军的粮食主要由徐、扬两地供应。所以这场蝗灾对北伐大战来说,影响最大的不是粮草供应,而是后方可能由此产生的黄巾叛乱。

为了防止讨董失败之事重演,袁绍、曹操和刘表等人随即商议决定,征调中原所有灾民为民夫,到各条粮道上运送粮草。一来可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避免他们成为流民,二来也可以让荆、豫、扬、徐等地民夫免除长途跋涉之苦,一举两得。

曹操这时提到了一种可能,如果此次蝗灾严重,冀州也有可能受灾。冀州一旦受灾,粮食骤减,北疆军势必难以为继。

一般来说,中原受灾,黄河北岸的冀州肯定要受到波及,曹操这个猜测十有都是正确的。

袁绍等人顿时兴奋起来,“急告受灾郡县,封锁蝗灾消息。命令已经到达黄河南岸的各部大军,加强巡查,严禁任何人偷渡河北。”

刘备急返徐州,安排防灾事宜。程昱、满宠等兖州大吏急赴可能受灾的几个郡县,一边指挥百姓抢收粮食,一边开始征调灾民充当战时民夫。曹操还急书田楷,请他务必注意蝗虫流动方向,趁早预防,以免受灾。

四月中,邯郸,大将军行辕。

赵云、姜舞、卫峻、刘冥风尘仆仆,率军赶到邯郸。

李弘亲自出辕门相迎。

四将下马拜见。李弘一一扶起,刚想问候两句,刘冥抢先说话了。“大将军,我们给你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

李弘愣了一下,“礼物?什么礼物?单于庭的勇士还是草原上的骏马?”

“哈哈……”赵云、姜舞、卫峻同时大笑。刘冥抓抓头,吃惊地问道:“大将军,难道在你的心里,大漠上除了战无不胜的勇士和矫健的战马,就没有别的礼物了?”

李弘伸手打了一拳。“什么好礼物,快给我看看。”

卫峻举起马鞭朝身后挥了挥。“大将军,你现在最想看到什么?”

李弘看着一列列的铁骑从中分开,不由摇头笑道:“你们几个,搞什么玄虚?”

“你快说,你最想看到什么?”刘冥突然站到李弘面前,遮住了他的视线,“快说,快说,等一下就没机会了。”

李弘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突然想起了风雪。他离开大漠前答应过风雪,只要大漠上的雪融化了,他就去接她,但他失言了。他匆忙赶到冀州,已经忘记了他对风雪许下的誓言。

“我想看到夫人,你们能做到吗?”李弘看看刘冥,又转头看看站在身侧的赵云。

赵云微微一笑,躬身说道:“如你所愿。”

李弘心跳骤然剧烈,他难以置信地望着赵云,又猛然转头看向卫峻。

“大漠诸王议事之后,夫人就被柯比熊和阙昆接到了火云原,但你离开时对我们说过,只要大漠上的雪化了,你就让我们把夫人接回来。”卫峻摸摸了自己浓密的长须,笑着说道,“燕无畏亲自赶到火云原接回了夫人,并把夫人送到了五原。”

刘冥沮丧一笑,闪身退到一旁,“那只燕山小鸟说得一点都没错,对大将军来说,世上最珍贵的就是夫人。”

白衣如雪。

风雪驻马于铁骑勇士中间,伸手轻轻掀开竹笠下的白纱,冲着李弘嫣然一笑。

这一刻,李弘心神俱醉。

风雪带来的消息让李弘感觉到了来自东北边疆的威胁。

大漠上的气候越来越寒冷,大漠上的胡族诸部不断南迁,胡族很多部落已经逐渐接受了汉人的统治。

柯比熊长大了,雄心勃勃,这位年轻的鲜卑勇士有心重建鲜卑人的辉煌。东部鲜卑大人弥加老了,他准备把东部鲜卑并入中部鲜卑,帮助柯比熊重建鲜卑王庭。

汉人在北疆的武力越来越强大,和汉人争夺大漠,鲜卑人目前没有信心,于是柯比熊把目光转向了扶余国。

风雪对扶余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不愿柯比熊带着鲜卑铁骑杀进扶余国,她想帮助扶余国人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

“豹子大哥,你能制止柯比熊。”风雪偎在李弘的怀里,小声哀求道,“你愿意帮助扶余国吗?”

李弘沉默无语。

柯比熊长大了,那位虎族的小孩终于成为大漠的勇士了。慕容风终究是慕容风,他看中的人必将成为叱咤大漠的风云人物。李弘想起了初见柯比熊时的情景。当时柯比熊没有感谢自己的救命之恩,他冲着自己大声叫喊,我一定会杀死你的。也许,这正是柯比熊可以成为鲜卑人新一代大王的原因。他心里没有恐惧,他只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就象过去的自己。

“和你一起来的,是你的同门,还是扶余国的使者?”

“长风大师在扶余国地位尊崇,他的很多弟子都是扶余国的王孙贵族,所以……”

李弘点点头,“他们在鲜卑人那里碰了壁,然后马上和你一起南下大汉,这事柯比熊一定知道。你是不是太冒失了?”

“你担心柯比熊怪罪我?”风雪不满地“哼”了一声,“他敢打扶余国,我马上回火云原找他算帐。”

李弘笑了起来,“你先在邯郸歇几天,然后带着扶余国的使者回晋阳拜见天子。此事长公主殿下和朝廷会妥善处理。”

“你呢?你不管吗?”

“扶余国在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时,曾派使到洛阳,要求归属我大汉,先帝于是让其隶属于幽州玄菟郡。”李弘轻声说道,“如果扶余国依旧承认自己的归属地位,那么鲜卑人打扶余国,也就等于打我大汉,朝廷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真的?”风雪惊喜地说道,“太好了,我马上叫他们去晋阳。”

“你不陪他们去?”李弘诧异地问道。

风雪一把抱住了李弘,“你要赶我走?”

李弘喜笑颜开,“当然不会了……”

风雪到了邯郸,很多北疆大将也陆续到了邯郸,李弘很高兴,特意召集诸将到行辕议事,顺便聚聚。

公孙瓒带着儿子公孙续也赶到了行辕。

李弘夫妇、麴义、张燕、吕布、赵云、颜良、姜舞、张郃等北疆诸将出辕门相迎。

公孙瓒感激不已,言辞间颇为感触。当年战场上的对手,今天变成了同殿之臣,同为中兴大汉而奋战。当年在战场上舍命相救自己的田楷和刘备,今天却成了誓死相搏的敌人。

筵席上,李弘说起了过去的事。当年在幽州的时候,自己曾说过,要请还伯珪兄一顿酒,今天总算如愿了。公孙瓒心里很不是滋味,百感交集,不知说什么好。

麴义先是和公孙瓒喝了很多,然后又去找吕布、魏续等人陪不是,大家一笑泯恩仇。魏续调侃麴义,我们都是武人,刀头舔血,这点恩怨算不了什么,但你得罪了朝中很多耍嘴皮的,这些人一个个阴毒得很,迟早会找你麻烦,大人自己要多多注意。麴义眼睛一瞪,毫不在意地说道,我怕个屁。大不了打完仗,我拍拍屁股回家,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酒廷散后,李弘特意邀请公孙瓒到自己的军帐叙叙旧。

公孙瓒先是说了几句感激的话,然后话锋一转,恳求李弘把自己调到后方督运粮草。这个仗,自己实在没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