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4 章 袁术:你做个人吧!(1 / 2)

 天边,破晓之光划破黑暗,让袁军大营显得愈发的凄美。

破败的营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遍地的残尸横陈在血泊之中。

这一战,赵云仅仅率领六千骑兵袭营,最初的目的仅仅是打压一下袁军的士气。

袭营一方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自然不可能一万五千骑兵尽出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也没想到袁军竟然能这么配合。

自己六千精锐骑兵打一群疲惫不堪的疲兵,如果还不能一战灭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袁军两万精锐一战覆灭,大将乐就被马超阵斩。

“子龙,伤亡已经清点完毕,我军伤亡两千余,其中直接阵亡者不过六百余。”

太史慈对着赵云拱了拱手,向他汇报起了战损。

击败两万敌军,己方阵亡不过六百余骑,算得上是一场大胜了。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六百余骑的阵亡,估计一开始攻寨时就占了大半。

对此,他也不得不感慨敌军布置营寨的也算是一员良将了。

可惜了,那名主将已经被马超那混小子给挑死了,不然或许还能为燕王再添一员良将。

“敌军呢?”

赵云对于战果相对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袁军当场阵亡的尸体约有近万,其中有被战马撞死的,也有他们混乱时互相踩踏死的。”

“投降的有六千余,其余的应该是趁乱跑了。”

太史慈如实将收获汇报给了赵云。

“很好,子义,吩咐下去,一定要善待俘虏,这些敌军士兵将来未必不会成为我们的袍泽。”

“孟起,带着兄弟们将敌军散落的兵刃以及粮草辎重等物资都收集一下,咱们辰时便撤回阳翟。”

赵云看着一个好兄弟一个大舅哥,笑着吩咐道。

“放心吧!”

“诺!”

另一边

袁胤昨夜察觉到己方出现溃败的形势,顾全大局之下,果断领着两千人马朝着平舆逃去。

路上,由于没有粮食,一路上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幸亏他机智,从沿途的百姓手中“借”了一些粮食,不然他们都有可能饿死在路上。

回到平舆后,袁胤迅速回到府中,连一口热乎饭都没来得及吃,迅速的提笔写起请罪书以及军报。

“快,快,快去寿春告知陛下,燕国大军南下,我军损失惨重,颍川如今已经落入燕国手中!”

书写完毕后,袁胤对着侍卫吩咐道。

当天,一骑快马便朝着东南方向飞驰而去。

休息一日后,袁胤迅速开始布置防御工事,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他怕啊,他怕那来去如风的燕国骑兵会突袭汝南。

汝南虽然湿地较多,让骑兵的战斗力会略微逊色于河北之地。

但湿地又不是遍地都是,地处平原地带的汝南还是极其适合骑兵作战的。

寿春

由于情况紧急,六七百里的路程,骑兵用了仅仅四天便跑完了全程。

如果不是马匹的素质不高,速度还能在快一些。

此时的皇宫已经颇具规模,虽然许多殿宇还没有彻底完工,但已经完全够袁术当前入住以及使用了。

“废物,废物,俞涉就是个废物!”

“还有袁胤,身为袁家嫡系血脉,竟然惨败至此!”

袁术将战报以及袁胤的请罪书撕碎,怒不可遏的大骂道。

“姜子诩,你,你,你做个人吧!”

“简直是欺人太甚,你就不能换个人薅?”

在大殿之中发这脾气,袁术的心中隐隐作痛。

粮草啊,光颍川一役,他姜子诩就从他手中骗得粮草将近十万石。

如果加上他从自己的老哥袁绍那里骗去的粮草,他袁家几乎是出粮帮他供养大军数年。

如果对方念他们的好也就罢了,可是人家转眼就用他袁家的粮草所供养的兵马来攻打他们。

真当他袁家哥俩是一对大怨种?

见到袁术如此,朝中大臣们纷纷垂首不敢多言。

任谁都能猜到,一定是颍川以及汝南战线出了问题。

“陛下,当务之急不是愤怒之时,应当加派兵力守住汝南,若是汝南再出现问题的话,敌军的铁骑便可以直抵寿春。”

阎象见无人敢言,不禁神色凝重的开口道。

“说得容易,我军兵力皆在各地防备敌人,哪还有多余的兵力调遣给那个废物!”

袁术怒视着阎象,喝问道。

他的心里苦啊,如今大将军张勋驻守在梁国以及陈国,高干驻军在陈留,二人手中的十万大军根本无法调遣。

一旦兵力空虚的话,这些地方恐怕都难以挡住得住燕国的兵锋。

而东南两边还需要提防曹操这厮,他的国都寿春可就在九江郡啊。

听到袁术的质问,在场的官员们无一不陷入沉默。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曹操当时的决定有多么的正确。

舍掉区区一个兖州,换来的却是人口、经济更加发达一些的扬州四郡。

不仅仅大幅度的收缩了战线,还将燕国这个棘手的敌人推给了大仲。

难怪曾经那个脱口秀演员许劭曾言,曹操乃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那壮士断腕的气魄、深远的战略目光,无一不证实了曹贼的能力。

最后,袁术也不得不再次进行兵力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