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山门建成(2 / 2)

正门是一座巨大的拱形门,相比缩小的模型,现实看上去的大门少了几分精致小巧,多了几分古朴大气。</p>

大门的左右有蝙蝠样式的飞檐,还有圆形的窗洞,拱门正上方竖着一块匾额,上有篆书道门理综隐派字样。</p>

从大门走进去,就能看到一口青铜大鼎矗立在一处平台上,鼎高约九尺,宽四尺,算得上庞然大物。</p>

上面雕刻了许多歌功颂德的文字,大抵都是燕枝当年与刘邦相遇的一些事,不过上面刻的都给神话了,什么赤帝化龙,什么受命于天,什么赤龙斩白龙巴拉巴拉的一堆。</p>

大鼎自然是刘邦的送的,也代表着道门理综隐派得到了汉朝正统的认可。</p>

更是刘邦对道门理综隐派预言自己登基的肯定和背书。</p>

虽然易承不太喜欢这口大鼎摆在门口,显得太招摇了,不过有一说一,有这东西镇着,接下来的大汉国四百年内,道门理综隐派都可以在此地安心发展。</p>

太宰对这座山门非常满意,易承随刘邦出征两个多月,他与卢方,程康全程参与了山门的建设。</p>

易承当初出发前就叮嘱过常叟,给太宰他们三人安排了监工的职位,常叟也从易承的语气中听出这三人的重要性,所以也是对太宰的建议言听计从。</p>

比如,太宰就要在山门的最后方建一座两层的砖石小楼,且窗户向北开,说是可以赏景。</p>

常叟就完全按照太宰的要求,在大殿的后方建了那座砖石小楼,而且还开了一扇超大的背面窗户。</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