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起义十二时辰(2 / 2)

沛县瞬间就被刘邦占领。</p>

沛县县衙中的狱掾曹参,厩司御夏侯婴也都被易承劝降,表示愿意追随刘邦起事。</p>

几乎是在沛县宣布起事的当日,沛县周围的郡县也都宣布起事,胡陵、方与、丰县、昭县四座县城县衙全都遭到围攻,铁冲、张蕤、张良、樊哙等人分别率领近百人散在外面四处宣布起事,同时分发沛公刘邦的宣传画。</p>

易承和萧何则是负责接收新来投奔沛公的起事百姓。</p>

众人各司其事,各有分工,仅仅一天,整个沛县前来报名投靠的流民就多达一千余众,还有不少听说还在赶来的路上。</p>

易承早已准备了近千条红丝带,新投奔的流民要将丝带绑在额头上,护卫团训练的士兵则是将丝带绑在胳膊上,因用赤带,所以易承也让这些士兵自称赤军。</p>

三天之后,赤军的规模就急剧扩大,一度增加到六千人,而且还有人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赶来。</p>

这其中不少人都是因为看了沛公的宣传画才来跟随沛公起事。</p>

有了人,自然就要抢地盘,而且易承深知时间的重要性,来了人,就要打!对于造反来说,时间就是金钱!</p>

于是,刘邦率领樊哙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用兵。</p>

三日后的晌午,刘邦率赤军四千人攻打泗水郡监平所守的丰邑城。</p>

根据情报,丰邑城有三百守军,不过都是正规的秦军。</p>

四千流民正面对抗三百秦军,这是刘邦的战场首秀,易承力求万无一失,不仅在这批赤军中安插了弓弩手,还准备了三百骑兵随时支援。</p>

午时一过,战斗就开始了,丰邑城不到两丈高的低矮土墙在四千人面前连个土坡都算不上,擂鼓一响,四千人一拥而上,丰邑城的三百守军瞬间便被吞没。</p>

此战只损失了百十名流民的性命,就完全占领了沛县附近最大的一个军事部署,这也让刘邦信心大增。</p>

占领了丰邑之后,刘邦采纳了易承的建议,开仓放粮,接济穷人,把名号继续扩大。</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