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切为了传承(1 / 2)

 荀子依旧生活在兰陵县兰陵山上的那座问道庐中。</p>

他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p>

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活成了人瑞。</p>

除了双眼有些老花,头发全都花白了之外,荀子几乎和十年前没有多少区别。</p>

易承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竹林小院的躺椅上,听三个年轻人给他念《劝学》一篇。</p>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p>

虽是晚秋,可天气还未寒冷,坐在竹林下,听少年人的朗朗读书声,是一种享受。</p>

张良和易承虽然在张叔的接引下到了竹林旁,可两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打断那三名少年念书。</p>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p>

一炷香之后,三位少年终于将《劝学》念完。</p>

“博懿、萩风、文昌,这《劝学》是为师写给你们的,你们可知整篇之中,为师最想要你们记住哪一句?”荀子开口说道,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平缓,但却似乎有种积淀的厚重力量。</p>

三名少年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为首的一个少年老实答道:“弟子不知,还望先生赐教。”</p>

“乃是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从躺椅上要坐起身,一名少年赶忙将其扶起,“人,活一世,不可止步不前,须一生都不断学习,如此,才终能有所建树。”</p>

三名少年都似懂非懂的点头称是,荀子又宠溺的摸了摸他们的脑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