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杂交水稻的构想(1 / 2)

 半月后。</p>

秦国,咸阳城西三十里,常平县,易承受封之地。</p>

绵延十里的田野上,种满了小麦和粟米,青色的小麦已经有了泛黄的迹象,微风吹过,荡起一阵阵绿色的麦浪,麦穗迎风招展,锋利的麦芒在日光的照耀下露出些许金黄,经历了抽穗开花之后,这些小麦现如今已到了最关键的灌浆期。</p>

一上午巡视了一圈地头,仔细地察看了一番地里小麦和粟米的长势,易承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在常平县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也就是一处农家小院。</p>

田里的小麦和粟米长势很好,这些植物种子当初都是他在楚国筛选的一批良种,不仅个大饱满,而且没有被虫蛀的痕迹。</p>

易承虽然没有研究过农业,可后世大德鲁伊袁老的选种操作他还是略知一二,即便现在对于选种育种不能像后世那样一下子对粮食产量产生突破性进展,不过易承最不缺的就是时间。</p>

小麦,粟米,这些东西能不能杂交他不知道,但是该怎么选种他却很清楚。</p>

好的种子,只要一代一代坚持筛选孕育下去,农田的产量便会稳定提升。</p>

关中的土地不适宜种植水稻,所以只能选择先种植粟米和小麦看看情况,虽然手上还有一批水稻的良种,易承现在也没办法做杂交水稻的实验。</p>

不过杂交水稻实验这个计划是早就被易承写进自己重生改造世界计划表中,而且优先级很高。</p>

作为对抗饥荒最有效的手段,大幅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是易承经过理性分析不输于造纸术贡献的一项伟大成就。</p>

可惜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现在还在南美洲,以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根本没有可能获得这些植物的种子。</p>

最快恐怕也要到隋唐时期,才会有那种能跨越大洋的舰队出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