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好的开始,还需要快马再加一鞭(2 / 2)

王金花作为经纪人,自然对曹一天的事情了如指掌,尤其是男女之间的事情,自己这才离开多大一会,都可以相互直呼其名了。</p>

速度可真是快的,不愧是我的老板。</p>

自己老板的爱好自己清楚,不过还是要找机会提醒一下,人家毕竟是有夫之妇,又是在媒体工作,比较容易出事。</p>

经纪人这种工作,就是糟心,摊上这个老板,事业是真省心,但是生活上是真让自己有点无言以对。</p>

深度寡人之疾患者。</p>

场地布置不错,背对玻璃幕墙,正好能在镜头中能看到皇城宫墙,二人坐在沙发上,调整了几次机位之后,便开始进入正题了。</p>

“一天,你好,感谢你今天接受京城电视台的采访。”</p>

“周韬,你好,我也很荣幸接受采访。”</p>

“一天,据资料显示,你今年正好二十周岁,京大历史系已经毕业一年,从90年到今年两年时间,出版了《曹一天眼中的大明》和《曹一天眼中的三国》两本书。</p>

目前两本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220万册,对于你在弱冠之年取得这样的成就,不知道有什么想要分享的。”</p>

“分享谈不上,侥幸二字更能代表我际遇,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社会发展的红利,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宽容度越来越高,才有了这样的成绩。</p>

就拿大明这本来说,当时受到了不少业界前辈、同行的批评,说什么的都有,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不够严谨,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p>

不过我倒是觉得正常,这本书本就不是历史书,充其量就是一本有趣的通俗读物,当然三国这本也是一样的。</p>

其次,要是因为这两本书,能让人们对历史感兴趣,从而真正的正视历史,即便是再多骂我几声,也是值得的。”</p>

“听得出来,你的内心很是豁达。”</p>

“不是豁达,而是做为作者,当作品出来的时候,就要接受正向的和反向的评价,赞美也好,批评也罢。</p>

归根到底是思想的碰撞,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样做为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一个作家能有此收获,就已经满足了。”</p>

“可能是就是你这种心态,才能写出这样的书,我也搜集了不少关于这两本书的评价,基本上还是鼓励、赞扬的多,譬如。。。”</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