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探索宇宙星团(2 / 2)

这次常庆辉博士在毕宿星团的白矮星集群中探测到大量岩质材料的信号,充分说明了过去的时期有着小行星绕着它们飞行,后来又被它们给“粉碎”了,而那些岩质的天体就是在毕宿星团中的行星。通过分析空间岩石碎片的信号发现这里曾经存在较大的系外行星,或许现在在某个恒星的周围还有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系统。除了对毕宿五的伴星金牛座a—HG01白矮星探测研究意外,在毕宿星团里面其他的100颗白矮星同样做了探测,结果显示这些白矮星周围同样存在岩质碎片的“污染”痕迹,这些都是证明毕宿星团里面有着大量的类地行星存在的证据。</p>

其实这些数据结果很好理解,当恒星进入末期的白矮星阶段,通常情况下,白矮星的核心聚集了重元素而产生了巨大的潮汐力,这个时候它的系内行星或者系外行星进入恒星潮汐力的作用范围内时,强大的扰动就会将这些行星撕裂,变成无数的尘埃颗粒或者岩质碎片。当系内或者系外行星被粉碎之后,剩余的元素污染的白矮星的周围环境,比如硅、铁等元素,于是就可以探测到这些岩质碎片的光谱痕迹。</p>

就在常庆辉研究团队对毕宿五星团内部的白矮星做探测的时候,他们意外的在金牛座θ1和金牛座δ3里面发现了两颗类地行星,其中在金牛座δ3毕宿二的附近这颗类地行星还有着灰蓝色的星云层。</p>

常庆辉博士和李洛基博士又是做了细致的观测,然后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队长李爱牛。</p>

李爱牛听到了常庆辉博士的报告,他也是显得非常兴奋,在毕宿星团里面能够发现这样的类地行星不容易,根据星云层的颜色来看,应该这颗行星还是属于适居带的类地行星。</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