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闻道(1 / 2)

 【齐云楼】中有不知何人所铸的闻道台一座。

登之,便可拨开世间迷雾,窥得大道一角,领悟未知传承。

然愿登闻道台之人寥寥。

皆因闻道台,登之,必死。

晨登午死,朝登夕死,夜登晓死,总之竖着登上,横着下来。

听闻是自家三爷爷登了闻道台,季逢春的眉宇间立时便多了七分悲、三分喜。

不过很快,仅存的喜色也被涌出的失望抹去了。

欲登闻道台之人,大多会在亲戚好友的拥簇下登台。随后便将所闻之道,就地倾囊相传。

如果这么大的事儿,事先都没有告知。那传承,又怎么会有他的份?

“你愣在门口干嘛?”王叔不解地戳了戳他,“不去祠堂了?”

“去!我也姓季,有什么去不得的。”

季逢春将肺腑中的失望叹尽,拾起勇气,准备厚着脸皮走一遭。

他绕过王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齐云楼的大门。

王叔手持长杆,叉腰看着季逢春的背影。

“嘿,你小子...这才对嘛!”

季逢春在还算宽敞的围楼主道上小跑了起来。齐云楼是个超大的嵌套式建筑,其中有着一环套一环的内环围楼。

祠堂与闻道台,便在五环围楼包裹着的最中心。

靠近祠堂,人便逐渐多了起来。高低错落的人头,全都挤挤攘攘地在祠堂外凑着热闹。

既然下定了决心,季逢春便不再犹豫,一个劲地往里挤。

“让一让,麻烦让一下,我是季家的。”

大多数人听到他的话,都会主动地为他让出一条道。

季逢春的前进之路还算顺利,直到他离祠堂只有几步路的时候,一只从旁边伸出来的手,猛地拽住了他。

“季家的?你个野种也配叫自己季家的?”

说话之人是个身材臃肿的女性。她的眉毛吊起,嘴角也弯出了一道满含讥讽的弧度。

季逢春使劲挣脱开她粗糙的手,冷冷地应道:“二姑,我是不是季家的,你说了可不算。你要是质疑我的身份,我们大可以去祠堂,在大爷爷面前辩一辩。”

“呵。”二姑突然得意的笑了下,“别以为大爷爷真对你多好。”

“今儿个不喊你,可是大爷爷的意思。”二姑挪了半步,便用她的身躯完全堵住了路,“哪儿凉快待哪去吧。今天祠堂里,可没有你的位置。”

季逢春眉间染上一抹更深重的阴翳,他刚准备开口,便感觉身后有人在捅咕自己。

他转过头来,便看见一个高大健壮的少年正在对他微微摇头。他的肩膀宽阔,肌肉结实,在人群中也颇为显眼。

此人名叫梁玉火,是季逢春在这座围楼里为数不多的朋友。

梁玉火用他那低沉中带着些厚重质感的声音说道:“算了,逢春哥,已经来不及了。”

“哼,梁家小子都比你懂事的多。”二姑又嘲讽了一句后,便自顾自地回头,带着些忧心地看向自己在祠堂中的儿子。

季逢春懒得理她,只是快步走到了梁玉火身边:“真来不及了?”

“你去楼上看一眼就知道了。”

梁玉火一马当先,侧身从人群中挤了出去,季逢春紧随其后。两人快速绕过人群,登上了二环围楼的三层。

季逢春挤过凑热闹的邻居,趴在木栏杆上向下一看,便知梁玉火所言非虚。

下方祠堂露天的小院中,一白发老者正端坐于正中的石台上,抚着面前跪拜之人的头吧。”

“嗯,晚上见。”

季逢春转身走向连接内环围楼的空中连廊,慢慢踱回了自己家。

他也说不出心中是个什么滋味。

二姑使出了百般手段阻挠自己,但她自己的儿子还是没能得到传承,这事多少让他有些幸灾乐祸。

但一想到自己,连三爷爷的最后一面都只能在楼上看,心情又有些没来由地失落。

他走到最外环的围楼,推开家门,便见到了自己的奶奶。

奶奶正坐在客厅中,借着些微天光,手拿剪子细细的裁着一张红纸。

听到推门声,她有些担忧地转过头来:

“春儿,我听到锣响,外面发生了什么?”

“三爷爷死了。”季逢春回身带上门,“他早晨登了闻道台。”

奶奶放下手中的剪子,呆愣了半晌:“这么大的事,也没人和我们说一嘴。”

“春儿,你去祠堂了吗?见着你三爷爷了吗?”

“......”

季逢春坐到奶奶对面,沉默了片刻才说道:“没。祠堂里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