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嘲酸儒!(2 / 2)

至圣先师 泡泡泡 0 字 4个月前

你做初一,休怪我做十五!

你以身份辱我、骂我、贬低我,我便要以诗词损你、扁你、硬杠你。

杜预悠然道:“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对这种腐儒,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便满脸茫然,如同坠入烟雾。

说白了,杨雄这种人,就是一个于国于家、彻底无望的废物!

只懂得寻章摘句、抱残守缺、死背经书,但任何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只要涉及到民生经济之法、经世济民之策,他统统两眼一抹黑,茫然无知,手足无措?

这种人,国家要来何用?

田洪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指着杜预却说不出话来。

一个词“夺笋啊”?

山上的笋,都被你夺完了。

听着杜预言辞如此犀利、讥讽杨雄,田洪凤都开始可怜杨雄老夫子了。

杨雄只是伤害了杜预一时,但杜预却注定要伤害老夫子一时。

因老夫子杨雄一世英名,都要付之东流、毁于一旦。

杨雄愕然,气得浑身发抖,眉头紧皱,额间见汗,双眼冒怒火:“你,你竟然敢如此狂悖,身为一个后进末学,面对德高望重老前辈,竟敢如此讥讽?我,我··”

他一口气上不来,说得结结巴巴,话都说不利索。

杜预却淡淡道:“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哈哈哈···”

全场爆笑。

这话意思,是杨雄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

因为酸儒慢吞吞地沿着直路踱着,未迈开脚步,宽大袖已拂起了地上的灰尘。

儒生宽大的衣袖,犹如大象耳朵,直接掀起尘土,就问你怕不怕?

杨雄自以为是架子大,自视甚高,打扮人模狗样儿,走路时眼高于顶、踱着方步,哪怕在直道/上走,也未行先起尘。

这种腹中无真才实学,只懂得摆空架子、臭架子,倒是将杨雄这种人描绘地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杜预继续吟诵:“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最强大的秦国,相国就不重用儒生。因秦国务实,你这等酸儒在秦国根本无用武之地,两句话就打发你滚蛋了。

又是一击重创。

杨雄如遭大锤,身躯颤抖,摇摇欲坠,嘴巴里却已然气得吐出白沫,颤抖的手指着杜预叫道:“你,你···”

有气无力,声音已然发抖。

杨雄此时的感觉,仿佛被杜预骂,就像是被无情的刀子割破了心。杜预诗词如刀,骂声如利箭,穿透老儒脆弱的心灵。

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被人骂得体无完肤,心如刀绞,骂声如雷,震碎人心,偏偏还不带一个脏字。

他气得眼前发黑,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简直要失去知觉,但他还在强撑着,张开嘴准备还击,以最犀利、最恶毒、最狂暴的言语之刀剑,风霜雪雨,将杜预也骂得体无完肤,心如刀绞。

只可惜,杜预言辞如刀,根本不给他任何反击机会。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王异一听这话,也被气得直翻白眼。

杜预,你可太损了!?

山上的笋,都被你一人夺完了。

你这是夺笋呢?

这诗词的意思,你杨雄,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一路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连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不晓得,什么本事也没有,还是乖乖滚回到你老家汶水边,去躬耕种田吧。

说白了,杜预这是踢爆了杨雄老底,让杨雄滚回家去再安心读书。

网络上,网友最喜欢用的骂人语句,便是“没事多读书”,充分说明这句话的杀伤力。

何况对于一向以文坛泰斗、诗词魁首、文人/大拿自居的国子监祭酒杨雄?

攻击对方最得意、最擅长之处,才是瓦解敌人的不二法门啊。

杨雄长大嘴巴,眼珠怒凸,脑袋瓜子嗡嗡的。

他试图说话,但仿佛离开水无法呼吸的鱼儿,只能徒劳无功长大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哦,额,额···”

杜预微笑道:“这首【嘲酸儒】,送给杨大人,算是饯行。”

文渊阁竟然也来凑热闹,竟然在空中煽风点火道:“【嘲酸儒】,诗成鸣州。”

“哈哈哈···”

滁州百姓,笑弯了腰。

“杜案首这首诗,真是把酸儒写绝了!”

“损,太损了!不过我喜欢。”

“这首诗,骂尽天下酸儒。”

“宽大的袖子,连道/上尘土都刮起来了?哈哈,绝了。”

杨雄又羞又气,又惊又怒,又恼又恨。

怎么可能?

我堂堂国子监祭酒、文坛泰斗、钦差大臣、乡试主考官,怎么可能被区区一个秀才,骂成体无完肤、狗血淋头、如此狼狈?

我岂可忍受如此奇耻大辱?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至圣先师更新,第545章 嘲酸儒!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