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鲍鱼狂卖(2 / 2)

“贱人,我不搞基的,滚远点!”

“你要是天天搞来这么多极品海鲜,我每晚洗干净屁股等你!”

“恶心!”

冷库实在是冷,感觉浑身发抖,李鸣先走出冷库,“这批红鲍,你们处理?”

“小范围散发消息,让他们亲自来竞买。”

张禾眼神狡黠,手指滑动,编辑鲍鱼靓照,“朋友圈发了,仅限不到十个大客户可见,只等到中午,过时不候。”

话音刚落,电话响起,张禾笑容满面接通,“牛总,昨天才吃了极品孔雀鲍,那里好久不见!”

“是的,今天中午开卖,你早点来,我泡茶等你。”

挂断牛争的电话,手机就没停过,张禾嘴巴也没停过,要应付各个大客户。

他自己的电话,李鸣也帮不上忙,贴心的给他开一瓶水。

一个多小时后,张禾没喝一口水,闹心的铃声再次响起。

“王豹?那条朋友圈,他看不到的啊?”张禾带着疑惑接通。

“王经理,风怎么把你给吹过来了?”

“张总,你真不够朋友,有红袍鲍,你怎么不告诉我,你知道我在南方,为了找鲍鱼王,有多苦吗?”

张禾没觉得他有多苦,天天飞大湾区各市,传精授液,更像乐不思蜀。

“现在知道也不迟,王总,你得早点过来。”

“我马上就来,鲍王一定要留着!”

挂断电话,张禾疲惫的躺在椅背上,“这孙子怎么消息那么灵通,才不到两个小时就知道了。”

为了低调和安全起见,张禾只通知大湾区的客户,做熟人生意,就没通知合作不深的王豹。

面对张禾的忧虑,李鸣开解道:

“他买鲍王,是为了进献给京城的贵人。为了邀功,不会提到鸣禾的,说不定主动,和我们沟通,隐藏鲍王的来历。”

古代进贡宝物的太监,会主动说宝物来源?反而恨不得将功劳都拦在怀里,生怕别人分润。

王豹和他背后的东海集团,行事大体也是如此。

“来了好啊,有肥猪杀了!”张禾阴恻恻的笑出来。

中午12点,十个大老板齐聚鸣禾总部。

张禾直入主题,带他们到准备好的会议室,里面分别摆放三种鲍鱼。

“先卖九孔鲍鱼,然后孔雀鲍,最后红袍鲍。”

“都是生长超过10年的野生鲍鱼,每个保证鲜活。”

客户都是一个人进来的,跟班被挡在屋外。

他们最为关注鲍鱼王,鲍王的个头实在罕见,用王豹的话,“十年难得一见。”

验货完毕,九孔鲍鱼先开卖,张禾开场道:“大家都是老客户了,都懂鸣禾的规矩吧?”

牛争大笑道:“海鲜生意,就没见过张总这么鸡贼的,买高档海鲜,还得买一批普通海鲜。”

大家纷纷笑着应和,场面欢快起来。

张禾没搞复杂的拍卖流程,九孔鲍鱼分十份,见着有份,价格比往常就高一些。

孔雀鲍也分十份,以2180元/斤卖出。

两种鲍鱼卖出,就收入25万,搭配出售的普通海鲜,拍卖结束再计价。

一共5个红鲍,鲍王为6.5斤,每个都鲜活,外壳完整。

这会就没有,谦和的气氛,有意向的老板都开价。

6500元、9800元、12000元、15000元,前四个红鲍的售价。

王豹对鲍王势在必得,不断加价的同时,不时许诺人情给同行。

大家也不好不给面子,没必要为了鲍王,彻底得罪人。

鲍王以8万整,被王豹收入囊中。

鲍王的价格不高也不低。

国内有钱人太多,有鲍王的噱头,就不怕没人消费,卖十多万,都有人愿意买。

单按行价,8万的单价又偏高,不过在场的客户,都没有异议,交易顺利达成。

送走客户,王豹特意留下,“张总,能不能配合我们的宣传,不主动吐露鲍王是你们进口的?”

张禾故作为难道:“鲍王是从墨国进口的,在海关边检有留存记录。”

“官方机构不会主动向媒体透露的,只要你们配合就好!”

“那好说!”

张禾如此配合,王豹大方的说:“以后东海集团,在广南的最大合作方就是鸣禾,南货尽量从鸣禾手里收购。”

“合作愉快!”

送走王豹,李鸣和张相视一笑,一切尽在掌握。

赚大钱是宗旨,鸣禾还没到打响名气时候!

鲍王的名声,现在鸣禾不太需要。

经过这次拍卖,在广南的海鲜行业,鸣禾的名声更响亮。

鸣禾专注海鲜批发,闻名于广南同行就够,还不到全国打名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