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真实(2 / 2)

本来就是为了来看人,而且以后在学校里学习,每天上课能看到这么年轻帅气的面孔,也能放松放松心情。

不过萌生退意的多,真正决定了去退课的也就两三个人而已,大部分人还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退课。

于修倒一点也不在意,你退你的课,我教我的学,学生少不代表积分少,学生少的反而更容易走“精英路线”。

教出十个普通学生的积分,才抵得上一个良好,一百个才抵得上一个优秀,一万个都抵不上一个特优。

而且像这种从心理上都吃不得这种苦的学生,真要留着,只会把他的计划搅得一塌糊涂,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比如野外拉练或是前线实战,面对感染体,原本好好的阵型,就因为一个人怂了,阵型一垮,其他人也跟着被拖累。

刀法的学习是很苦的,特别是打基础的时候,刀法的训练极为枯燥无聊。

首先,步伐要稳,这是所有武学都必须的一个前置条件,下盘不稳挥个拳头都没劲。

就是那些古武,也讲究先练下盘,再练其他。

这类训练和民间武术修炼如出一辙,没什么好说的。

其次,身体有力,一般那些老师都要学生突破武者,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于修却要他们在突破武者以前做到。

突破武者看似很难,但只要有好体质,经由老师指导,可能用一种药剂,或者干脆学习一本初级心法,学会怎样将气血开发到极致了,武者也就成了。

成了武者,会控制体内气血,当然想怎么稳就怎么稳,想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力了。

这样的方式没有后遗症,对其他武修来说很便捷,但对刀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

刀法要莽,借其它力量突破武者,无异于在走捷径,这与刀修理念不符,以刀法突破武者才是刀修正道。

而且还未晋级武者,不会控制气血,练下盘、练臂力、举重、耍刀,都是在给身体一个接纳的过程。

修炼刀法突破武者才叫刀修,其他办法突破武者以武者功法学习刀法根本算不得刀修。

他的课程名字是叫刀法课,但他讲得不仅仅是刀法,而是整个刀道,不入刀修靠武者功法练刀法的压根不必找他。

这种的直接找自己的导师求教都比听他的刀法课效果要好,还更省时间。

无论是教兵器的分科老师,还是分级老师们,都要求学生专精一道。

这玩意就跟玩游戏一样,你选那么多,一样不精,到时候上战场你还能全用出来不成?

真当自己三头六臂哪吒三太子?

步伐稳健,膀臂有力,足够挥稳大刀了,然后就到了真正的基本刀法练习。

这一过程就是所有过程中,最枯燥最无聊的。

因为你要拿一把刀,对着一根实木之类,劈、砍、削、捅……每种动作重复训练直到成为本能为止。

听起来很简单,但等真正用十斤重的大砍刀重复训练,哪怕是武者气血补给也难以支撑。

而这样的训练至少要磨合上百次,直到次次完美无瑕。

这就是在锻炼学生对基本刀法的肌肉记忆。

等这段枯燥的训练时光过去,才是他们真正接触刀法的时候。

不过这也注定了他们成为武者要比别人晚很多。

选修一门刀法后,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于修课堂上讲得知识,和自己在训练时的心得感悟,领悟并掌握这套刀法。

再依靠这套刀法的修炼,一举突破武者,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刀修”。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接受自己分级老师的教导。

相比于分科老师专精一门,分级老师们样样精通,他们对自己的学生做的更多的是武道上的栽培,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

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带学生实战,也会传给学生一些看家本领,但这些都和他们学生的选修不会产生多少冲突。

等到成为刀修,学生们的刀法略有小成,武道境界突破二阶以后,于修就要进行刀法实战培训了。

这也是最后,最重要,最危险的一环。

课堂上说再多理论,讲再多的大道理,传授多少实战知识,那也只是在课堂,没经历实战,这些学生也还是小羊羔。

“你们的路还长啊。”

看着教室内沉默下来的学生们,于修摇了摇头,继续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