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读书的目的(2 / 2)

“但是这些孩子竟然在质疑孔夫子,圣人难道也会有错,这也太……”这些孩子毕竟是刘家庄上的子弟,当着刘牧的面子,吴伯宗还是有所收敛,没有说出那个词语。

“太大逆不道。”刘牧替吴伯宗说出了这个词。

“看来你不仅不了解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也不了解读书的目的。”刘牧有些痛心疾首的摇摇头。

刘牧确实很失望,他没想到一个会试二十四名的贡士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大明这才建国三年,随着国家的稳定,考试制度的逐渐成型,后世士子的思想禁锢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了。

面对着刘牧的指责,吴伯宗显得有些恼羞成怒,自己一个贡士竟然被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白丁指责自己不会读书,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公子,何出此言啊。”

“何出此言?”刘牧冷笑道:“孔夫子是至圣先师,在下也很是敬佩。但老夫子与你我都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为何我们能犯错,孔夫子就不能犯错呢?”

“读书的目的是解放我们的心智,让我们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要将自己学到的融入到实际当中。倘若一昧地只认老夫子的话,那天下士子不过是一个个身穿着儒袍的行尸走肉罢了。”

刘牧说得有些口感舌燥了,恰好在此时,一股浓郁的饭香飘了过来,肚子瞬间发出反抗的声音。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刘牧赶紧大踏步的迈出了学堂,往家走去。

快到了庭院,吴伯宗拿着书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说道:“刘公子,你刚才说得话,在下还是不怎么明白,所以想在刘家庄上教书,切身处地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吴伯宗倒是个实在人,不想郭翀一样先来个不情之请。

这样一来,刘家庄上就有三位贡士在教书了,恐怕只有京城的国子监比自家的学堂规模高了吧,吴伯宗虽然有些迂腐,但好在肚子里墨水多啊。

刘牧对这群孩子们还是很信任的,就算吴伯宗把他们变迂了,自己也会在把他们给变回来。

“既然如此,那你就来吧,先说好了,我可不给付工钱啊。”刘牧玩笑道。

对于刘牧能留下自己在这里教书,吴伯宗就已经很知足了,还要啥工钱。

等进了厅堂,刘牧看见朱棣正拿着一双筷子围着桌子夹菜吃,这哪还有点亲王的样子啊。

“你怎么来了,陛……毕竟前天你不是被你父亲抓回去了吗?”

刘牧对朱棣今天还能站在这里有些好奇,偷偷跑出城来,被朱元璋抓了个正着,那回去还不得一顿胖揍,然后禁足一段时间。

“谁让牧……老师你那天发挥神勇,要是输给刘先生,那本公子现在恐怕就不能站在这里了。”一说到刘伯温,朱棣明显有些神伤。

莫非刘伯温出事情了?刘牧心中忽然有个不妙的想法。

“刘先生怎么了?”

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听我父亲说,陛下昨日已经同意了刘先生致仕回家的请求,估计刘先生今日便要离开京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