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海底作战的优劣(2 / 2)

这个可就厉害了。

由已及人,她相信,追在后面的深海应该也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她关闭了舰体外所有发光的光源,还对舰体进行了灯火管制,避免被深海舰娘用‘肉眼’看到她。

至于听力系统……那是一个探测范围更远,探测效果更佳的被动声呐接受系统——她的那一对肉肉的小耳朵。

同样,她觉得深海也应该具有着同样的功能。

可是那没办法,无论是发动机消音还是舰体降噪,都不是这被追击的一时半会儿中能够完成的事情,只能先把这个事情记在小本本上,留在以后不那么危险的时候想法加以改进了。

唉,这个小本本上已经记载了导弹垂发系统,精确制导系统,数据通讯系统这好几个系统的研究任务了,现在再加上发动机消音和舰体降噪的任务……以后,可是有的忙了。

舰体功能上的限制,也就造成了林建国手里的平板虽然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但两个部分都是跟黑屏了似的近乎一模一样的一片漆黑——虽然传说中的那些深海中,有着一些可以自身发光的鱼类或其他的生物存在,但是石林瑶行进时带起的声音这么响,哪怕是大白鲨听到了也都被吓得早早的躲开了,这让林建国有些可惜,缘悭一面。

只是盯着平板仔细的看的时间够久的话,两边对比着看,也还是能发现出两侧屏幕上的一些不同的:在平板的右侧,对应着朝向石林瑶舰体后方的方位上的那个摄像头,在那个数据化的画面上,你可以看到会出现一些隐隐约约突然闪现的暗红色光芒。

就像是在厚厚的乌云后,那隐约闪亮的闪电一样。

然后一段时间以后,同样会有隐约的沉闷的声音传来——石林瑶把舰体上的声音采集设备也给链接了过来。

这,应该是后面的深海在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呢吧。

看来,他们已经追踪到了石林瑶,只是还无法预测到石林瑶具体的位置:虽然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500米以上,石林瑶在所处的这个近300米水深的地方发出的声音,被他们在监听到时候,延迟的时间也不过是1/5秒左右,但是深水炸弹下落的速度却只有每秒6米。

这个速度并不是太慢,一般人百米短跑的速度,也就只比这个速度快上一点点而已——这里并不包括那些百米短跑需要跑到20秒以上,还不一定确保就能完成的‘宅’们。

只是即使是这个速度,等到炸弹落到石林窑的位置,已经是将近一分钟过去。

按照石林瑶水下30海里每小时的时速,等深水炸弹落到她发出声音的位置,她也应该已经在500米以外了——在这个深度,这个距离,林建国能够看到的,也就只有那些隐约可见的炸弹爆炸时所显现出来的红色光芒了。

再加上近300米海水的吸收,以及其中各种背影音的掩护,以及深海舰队之间行进,攻击所带起的杂音的干扰。

所以实际上深海想要准确的确定石林瑶的具体位置,也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倒是时不时的,他们会因为深水炸弹的爆炸产生的干扰,而在声呐上丢失掉石林瑶的踪迹。

只是相对于他们的声呐收听技术,如果石林瑶真的想甩掉他们,抓住一个深水炸弹爆炸的机会,突然的关机坐停,消失掉所有的声呐踪迹,弄不好他们就要抓瞎。

也幸亏石林瑶另有想法,并没打算彻底的甩掉他们,而是一直很嚣张的在海底全速的航行。

所以他们的攻击,也只能上根据观察到的石林瑶那忽隐忽现的隐约痕迹,抓住每一次机会,朝着大概的方向,集中式的,大范围进行火力覆盖——也得亏是深海,换上其他的舰种,这样的一次次的火力齐射,怕不是早就打的弹尽粮绝了。

只是石林瑶在水底走的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弯弯曲曲,上下起伏不定的三维波浪线,再加上石林瑶还时不时的调整一下发动机的功率,这就让她舰体所带起的声音显得更加的波诿难测,大小不定——放着英格兰这样一个反潜高手在身边,如果不好好的学上两手,显然是不符合石林窑的习惯的。

这种通过位置的变化,以及主动改变噪音大小的方式来迷惑对手的方法,就是石林瑶和英格兰,喀秋莎在一起研究出来的,在目前来看,这种方法在实战中是使用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种一直被人追在身后骑着打的形式,对于石林瑶来说,也还是相当的危险的,就像之前那一次一样,一个不小心的话,说不定哪一块儿的云彩,就会落下一片雨来——毕竟,在对水下目标进行攻击的时候,深水炸弹和鱼雷的落点也是相当的佛系的:说不定,中途遇到的内条鱼的尾巴甩上一下,就会让深水炸弹和鱼雷的落点偏离开了预定的目标。

潜艇,在海底的时候还是太脆弱了点。扛着海水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任何近距离的一次爆炸都有可能成为压坏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的一波鱼雷瞎蒙齐射,就有两枚鱼雷很走运的打到了石林瑶的附近,产生的震荡波震的石林瑶的推进系统出了问题。

“要不……就让大凤和列克星敦派出飞机轰炸一波吧。”犹豫了一会,林建国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口了:“那个雷场,就留着对付喀秋莎后面可能出现的意外吧。”

“也算是多一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