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选官(2 / 2)

最主要的是,高悌的手上不但掌着南京的锦衣卫班底,还掌着临时组建起来的忠勇营。

南京的锦衣卫多年未动,或许不值一提,但忠勇营的战力如何,想必南京的文武百官都心中有数。

可以说,只要高悌有忠勇营在手,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朱慈烺一时间竟有些羡慕,若是他手里有这样的一支队伍,那也不会如眼前这般投鼠忌器,连用人都要看那帮朝臣的脸色。

然而想想也不可能,虽然南京国库的情况比京师好上一些,但想要供养一支装备精良的精兵,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光是兵部和户部,就是个无法绕过去的坎儿。

更不要说那群都察院的御史,若是知道皇帝亲自养兵,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高悌能顺利的掌兵,那是有崇祯的默许,再加上司礼监在全国各处派驻有太监,私下里总能压榨出一些银子出来。

正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才有了忠勇营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

据说忠勇营的一万军士不但全配备了火枪铁甲,还备有两千匹战马和几十架屏风车。

如今忠勇营渐成气候,又驻扎在南京城外。

慑于忠勇营的威势,兵部和户部再大胆,也不敢断了忠勇营的粮饷。

这其中的缘由,朱慈烺也和赵云蘅解释过,听朱慈烺叹气,赵云蘅安慰道:“皇上毕竟是正统,如今又是万民所望,高悌再大胆,也不敢对你无礼。”

朱慈烺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天下纷乱,若无掌兵之权,朕就是一个空头的皇帝。你也看到了,那个刘泽清,只因手头有兵马,便能在山东横行无忌,甚至敢公然拦截我这个当朝太子。还有马士英,之所以敢拥立福王,也是仗着手头的兵权。”

赵云蘅虽然不知道这些日子前朝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朱慈烺所言,她也感同身受。

想到一路上所见所闻,赵云蘅仍是有些后怕,低声问道:“那皇上有什么打算?”

“天下之事在度支,度支之事,首在选吏。”

朱慈烺指了指赵云蘅手中的纸张,笑道:“朕的希望,都在这上面了。”

赵云蘅忙将纸张上的名字重新看了一遍,但她不熟悉朝事,对上面的这些人也极是生疏,不由又看向了朱慈烺,等着朱慈烺的解答。

“朕可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天天拿着奏疏烦朕,朕也得给他们找点麻烦来做。”

听到这句话,赵云蘅顿时起了兴致,起身拉着朱慈烺的胳膊,娇声道:“皇上,快和我说说!”

朱慈烺瞥了赵云蘅一眼,看到赵云蘅言笑晏晏的模样,心内极是欢畅,顺势凑近了一些,说道:“首辅和次辅的人选,他们向朕推举了顾锡畴和王铎,朕可不会上他们的当。”

见赵云蘅不明所以,朱慈烺便解释道:“顾锡畴是东林君子,又是南直隶人;王铎师父虽不是正经的东林君子,但门人皆是东林弟子,和东林牵涉太深。他们之所以愿意推举顾锡畴和王铎,就是看中了这两人的身份和名望,朕不能让他们如愿!”

赵云蘅一时有些疑惑,问道:“可你曾说过,如今南京上下都是他们的人,不用这些人,换一批人,依然还和他们脱不了干系呀?”

“你说的对,所以呢,朕准备召见那个钱谦益,给他一个礼部左侍郎的实授,再给他一个大学士的头衔,让他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