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暗流(1 / 2)

 虽然朱慈烺劝回了东宫的这些人,然而到了第二日,两道诏令的内容还是传了出去。

当然,因皇帝的诏令并非公开,诏令的内容,也只是在官员和士子当中流传。

即便是如此,关于摊丁入亩和取消税赋优待的诏令,在京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暴。

尤其是那群在京的士子,一个个群情激动。

他们十年寒窗,所图无非名利。千里做官,为的便是官绅的身份,以及其中的好处。

哪知皇上一纸诏令,竟要把税赋优待都给取消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那些勋贵的意见,不下于这些士子。

他们都是上百年的传承,谁家里没有上千亩的田地,若按这个征税的法子,岂不是凭空要向国家上缴一大笔的银钱?

而被蒙在鼓里的内阁,接连参加了早朝和廷议,根本没时间关注这些暗涌的舆论。第二日的廷议之后,他们才从下属的口中听到这样的风声。

初时他们还不太相信,直到魏藻德在王之心那里一番打探,在确认皇帝下了这样的诏令之后,内阁五人皆是大惊。

他们想不到,崇祯竟然会亲自下发这样的诏令。

尤其是方岳贡和范景文,简直是目瞪口呆。

他们是想着要改制,可没想到崇祯居然如此不计后果,这分明是要把祖制给砸了!

不过,内阁这几人都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物,他们不同于那些只着眼于利益的士子,在吃惊之余,同时就意识到,这里面有许多不通之处。

若是放在往常,如这等重要的诏令,先是要经由内阁反复商议,写出一个详细的方略,再交由皇帝审核。

从提议到诏令起草完成,总要花费两三日的时间。

然而昨日午后才结束的廷议,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崇祯就向南直隶下发了这样的诏令。

不说是提前准备好了旨意,至少是早就有了想法,正好昨日受了内阁的顶撞,便赌气下了这两条诏令。

而崇祯如何会起了这样的心思,也是其中的疑点。

这两道诏令里的想法,不但颠覆的是祖制,更是颠覆了过往千年的制度,集合了历朝历代改革的要点。

如此石破天惊的想法,绝非一人之功。

在崇祯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或者好几个人,在为他出谋划策。

内阁首先想到的是翰林院的那些翰林,他们专掌内命,参与机要,整日里陪在皇帝身边。虽然有不少士子只是把翰林院当成了跳板,不过总归有一些年轻翰林,仗着热血,整日里不计后果的对朝政挑三拣四。

尤其是那个周钟,仗着复社的身份,带着一帮年轻的翰林和御史,处处指摘朝臣的过失。

若说是这群人在背后鼓动,那倒是可以解释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