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铺垫(2 / 2)

难得李明睿肯说出自己的想法,朱慈烺忙朝李明睿拱了拱手道:“先生请指教。”

“百姓手中无田,田地都在那些大户手中,大户谋利,这玉蜀黍寻常百姓都未见过,吃不知如何去吃,卖又不能卖,那些大户如何肯种?至于寻常百姓,每年劳心劳力尚不能果腹,哪会有余力去种?此害民之策,若户部强推下去,必然是天怒人怨,徒增百姓忧苦。”

朱慈烺沉默了下来,这些道理他也都想过,本想亲自去见崇祯,请父皇收回成命,然而吴国华以“子不言父过”将他劝了下来。

李明睿既然提了这样的想法,朱慈烺觉得由李明睿出面上疏更好。

“李师父一向诤义直言,可否向父皇上一道疏,为父皇剖析清楚?”

哪知李明睿摇头道:“臣的确有疏要上,却并不是为了这玉蜀黍。”

众人闻言大奇,纷纷看向李明睿。

“太子殿下,您有没有想过,永王挂名到袁贵妃的名下,接下来会有什么后招吗?”

朱慈烺当然想过,自周皇后和他提了之后,他就和刘理顺私下里议了此事。

周皇后如今受了冷落,国丈周奎贪吝无情,屡屡遭人参奏。而袁贵妃正春风得意,唯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膝下没有皇子。

一旦袁贵妃有了一个皇子,便能更加名正言顺的登上后位。

历朝历代,废后的先例不胜枚举。

崇祯这样做,似乎正是在为日后的废后做铺垫。

但这其中又有不通之处,袁贵妃正值青春,崇祯也年富力强,若是真的恩宠有加,完全可以再生养一个皇子,为何要将一个十一岁的皇子认到自己的名下?

“皇上是要废后……”

其中的一个官员刚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妄自猜测帝后不和,可是大逆不道。

更何况当着太子的面儿,说崇祯要废周皇后,这岂不是在挑拨太子和皇上的关系?

念及于此,那官员当即紧紧闭上了嘴巴。

李明睿却是毫不避讳,说道:“不错!先是废后,再下一步,就是废太子了!”

此言一出,不啻于骇人听闻,在场的官员无不大惊失色,吴国华忙出声劝道:“太虚慎言。”

李明睿昂然说道:“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皇上一向睿智,断不会作此荒唐之想,既有此心,想必是受了身边人蛊惑之故。老夫不但要上疏,还要重锤响鼓,犯颜直谏,让皇上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说到这里,李明睿环视一圈,问道:“各位先生,谁愿意和我一道上疏?”

这句话问了出来,除了陈名夏几个年轻的官员响应之外,其余官员均是一脸尴尬。

若是和李明睿一道上疏,他们没这个胆子;可若是一言不发,日后在太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见殿内的气氛有些古怪,吴国华忙站起身来打圆场,对着朱慈烺笑道:“殿下,您的大婚可要抓紧了,等有了皇太孙,您的太子之位便可稳如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