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无奈(2 / 2)

昨日司礼监又收到了山海关监军太监的密报,说是吴三桂的手下出现了哗变,再不想法解决,恐怕日后后患无穷。

崇祯急的团团乱转,但现实的情况,却又教他无可奈何。

大明的祖制,夏税无过八月,秋粮无过二月。

眼下只是四月末,还没有到收夏税的时候,国库的银子已然所剩无几。

当然,国库在三月初已然见底,不过有朱慈烺和高悌查抄了一些官员,总算凑了几百万两出来。

这些银子,一些用在了抚恤军民、补齐军饷和官员的薪水,另外一部分,则是用在修补城墙、补充军备上。

由于以前的缺口太大,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几百万两银子便花的干干净净。

无奈之下,崇祯把唯一的希望放在了查抄官员上面。

朱慈烺原本还想着,按着原本的线索按图索骥,总会有些收获。待高悌去了南京,朱慈烺这才发现,他的那些线索,高悌早查的七七八八。

或是考虑到朝野局势,或许是害怕得罪太多人,或许是还没来得及动手,那几个有影响力的朝廷重臣,高悌都给跳了过去。

若还想走查抄这条路,那就得动前面的这些大鱼了。

朱慈烺随意翻动着书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熟悉而又震撼的名字。

周奎、朱纯臣、李国桢、徐允祯、吴襄……

这些都是京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但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家世,和皇家也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要动他们,势必引来不小的动静。

可如今形势使然,若不动这些人,无以正纲纪,无以救国危。

在出手之前,朱慈烺决定先礼后兵,见一见父皇的国之干臣。

毕竟都是父皇用出的人,若是这几人能审时度势,吐出一些银子出来,那就不必大张旗鼓的去查抄。

当然,他并不抱太大希望,若是劝说有用,朝廷又何至于为银钱的事烦扰?

趁着早朝结束,朱慈烺先后约见了徐允祯、朱纯臣和李国桢。

徐允祯仗着自己的身份,不愿意到东宫来见,朱慈烺只得派出了骆养性,让锦衣卫将徐允祯带到了东宫。

虽然他对三人说尽了好话,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是,家无余财,可对天日。

朱慈烺心中不由叹息,这下子,他怕是要把京中上下得罪一遍了。

既然如此,那就从最了解的人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