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凤阳高墙(2 / 2)

本身就是被信任之人,所以她在景王成年离开时,又回到卢靖妃身边服侍,她现在来到这里,在景王看来,就和他母妃卢靖妃亲自来此也无甚大的区别。

「殿下过年好,娘娘有话让我带给你。」

郑惠人向景王行万福礼,开口说道。

「姨娘,里面请。」

景王急忙把郑惠人请入王府,找了个僻静的厢房,又吩咐其他内侍不得传唤不准进屋,这才跟在郑惠人身后进入厢房。

「姨娘,母妃那里可是有什么差遣吗?」

在景王看来,大过年的,母妃那边应该不缺什么才对,派人到自己这里,或许是有什么事儿要自己去做。

「殿下,你那边的人,还是让他们停手吧。」

在景王话音落下之时,

郑惠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景王有些摸不清门路。

「姨娘,你说的是什么人?」

景王很奇怪,马上开口问道。

「陆文孚的事儿,娘娘又不是不知道,虽然你一直没有告诉她。」

这时候,郑惠人展现出她面对景王是的强势作风,直言道。

听到郑惠人提到陆炳,景王虽然心在生起一丝惧意,可依旧强装镇定道:「姨娘说的什么?本王听不懂。」

「殿下懂不懂都不重要,娘娘是为了殿下好才会在今日强出头.」

「什么?」

在郑惠人说话间,景王惊讶插话问道。

被景王打断说话,郑惠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的表现,而是很耐心的继续说道:「殿下,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你身边的一切,都是娘娘安排的。

你到底做了什么,你知道,娘娘也知道,之前」

郑惠人还在继续说着话,可是对面的景王此时已经觉得有点头晕目眩,自己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了。

刚才郑惠人说道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是卢靖妃安排的,这话里的意思太明显了,自己暗中做的一些事儿,母妃那里全都知道,只是一开始并没有阻止自己。

想想也是,在那个时候,嘉靖皇帝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心迹,有希望的人自然会全力争取上位。

虽然陆炳并没有反对景王上位,至少没有表露出在立皇储问题上任何的倾向,但他和支持景王的严嵩不对付,自然也算是敌人。

所以哪怕景王对陆炳下手,卢靖妃也只是选择了装聋作哑的态度来应对。

「那些人都被东厂秘密处决了,虽然不知道他们交代了多少,可是你做的事儿,陛下是觉察到了的,虽然没有对你做什么,可是你觉得你还能隐藏得了吗?

….

殿下和严世番商量的很多东西,娘娘也知道,之前的就算了,可是从此刻起,你不准在和严世番有任何交往。

之前娘娘还想求个恩典,给你留下一丝希望,把你的封地换到北方,更接近京城的地方,可是陛下断然拒绝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时候,郑惠人忽然对景王发问道。

「什么?」

这时候景王脑袋有些晕晕的,随口就说道。

「娘娘说的,你记好了,陛下已经对你厌恶了,只想把你丢的远远的,再也不想见到你。」

郑惠人看着景王,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这样?」

景王此时有些站立不稳,扶着身旁的桌子问道。

「祖制,陛下虽然显得有些叛逆,可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延续,在传位这样的大事上也不得不按照祖制进行。

不管陛下以前是否有过

立你的打算,但是到现在止,你不能再有奢望,那个位置不属于你。」

郑惠人看着景王此时的样子,也感觉到眼角有些发胀,可是她想到来时卢靖妃的吩咐,依旧维持着冷若冰霜的表情继续说道:「娘娘只有你一个孩子,他希望你能活的好好的,而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被罚到凤阳高墙下吃苦。

不管怎么说,你去了德安,你还是亲王,可以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看着景王摇摇欲坠的样子,郑惠人停顿片刻,又继续狠狠对他说道:「你做的那些事儿,娘娘都能知道,你觉得东厂,你父皇那里会不知道吗?」

扑通一声,景王站立不稳,一下子摔倒在桌旁。

东厂,父皇。

这两个词击垮了

景王的心理底线。

其实在一开始,郑姨娘说出那话时,景王就已经预感到,自己身边有卢靖妃安排的人,他们一直在暗中悄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或许一开始只是为了看护好他。

而现在,这些人已经

变成了代替母妃监视他的人,怕他犯错,接着继续犯错。

自己做的那些事儿,母妃知道了,景王其实并不惧怕,可是母妃都能安插人手在他身边监视,那东厂呢?

以前,景王也听人说过,各王府里派去的宦官当中,就有东厂安排的人,他们负责监视各家王府的动静。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贵为亲王,还没有就藩的亲王,身旁可能也已经有东厂的人潜伏了。

他丝毫不怀疑自己母妃的判断,就今日母妃只是试探着询问嘉靖皇帝能否给自己换个封地,却等来了皇帝的暴怒和训斥,确实可以看出父皇对他已经生起了深深的厌恶。

否则,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就算嘉靖皇帝不愿意答应,也应该是婉转的回绝而不应该是发怒。

现在的景王,心里是真的怕了。

正如先前说的那样,就算他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在德安做个安乐王爷,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而一旦自己做的那些事儿,嘉靖皇帝都知道了,说不好就真的会被抓到凤阳高墙下吃苦。

《大明会典》对宗室犯罪的规定,「凡过犯有重轻。轻者治其党与。重者本身发高墙、或闲宅。子孙降为庶人、或俱禁住。」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为子孙后代谋划的太周到了,在《皇明祖训》中把宗室犯罪最高刑法定为「无期徒刑」。

既避免了子孙之间的互相残杀,又体现了朱明王朝宗室间世代的「亲亲之谊」。

所谓凤阳高墙,其实就是一个专门关押宗室的监狱,各地按察司当然不能审理、关押宗室,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地方。

其实,对于犯罪者关进监狱,这本身即是惩罚又是对宗室的保护,至少不会被斩杀,但是最让宗室惧怕的其实是一家老小从此被降为庶人,世世代代被关押在这里,至少在皇帝没有想起要释放前。

平行空间来客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