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大燕皇庭(1 / 2)

 天下事,分合势。

自大天朝始天下从未安宁过,期间横跨数万年沧海,近千载来才形成了各国裂土的局面。

燕国皇族复姓慕容,宗族兴起始于慕容旦,当年慕容旦只是一位贩监倒马的小商贾,因与人起了口角误杀良善,孤身逃到北地荒土,恰逢一位游方客点播起了争雄之心。

至此往后,立足于北地荒土招兵买马逐步扩张成一方头领。其子慕容景少有大志,接管父亲的地盘之后迅速向外拓土,历经数十年征战建立燕国,史称高祖皇帝。

燕国建立至今经历了四十四代帝王,其中不乏雄才伟略者,但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玄宗皇帝。

玄宗皇帝名曰慕容玉,少年时喜观星象,后来接任帝王颁布招贤令,端木离自南境入土到了大燕皇庭,二人一拍即合着手整顿吏治,变法求强。

历经二十四年燕国变法大成,聚皇权削藩权,轻徭赋税上下严法开创一代盛世,也可以说玄宗皇帝至少为燕国续命两百年。

今朝是元通十四年,幼帝慕容简临朝,太后听政的最后一年。四岁登基的小皇帝已经开始亲政,逐步掌握一切军国大事。

自长乐门而入便是无极殿,燕国皇帝处理政务,百官上朝的大殿。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内官站在高阶后威严地喊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位官员说道。

“讲!”

慕容简靠在龙椅之上淡淡的说道。

“太谷州大旱,匪首宝二起兵造反,如今已占了太谷府与大冯城。”官员说道。

“此事几日前不是已经议过了吗?节度使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合力剿匪!朝廷养你们有何用?”

慕容简愤怒的拍了拍龙椅,朝上的所有官员纷纷下跪,不敢触怒龙威。

“说话呀!平日里你们不是比谁都说的欢快,如今怎么成了哑巴?”慕容简大声的质问道。

“陛下,老臣以为可动用南境边防军以雷霆之势镇压,不出一月便可平复国难。”行典司的麒麟袍老者出言说道。

“余爱卿,此事还需商议。边防军乃国之本,不可轻易挪动。”

皇帝还未说话,在珠帘内的太后已经制止了麒麟袍老者的提议,毕竟十四年前与东海国之战,让太后心有余悸,燕国现在可找不出第二个羡问途。

“太后圣明,如今各国虎视眈眈,西有云国秦门虎师,南有江国汉家铁卫,再加上东海国沈红英的白袍军,两境边防军万般动不得,余大人考虑欠佳啊!”一位将军说道。

“那依赵大人之见是要动用庭卫军吗?”麒麟袍老者问道。

“本将自然不惧!但当年九王爷将庭卫军大部划入两境边防军,如今庭卫军兵员不足,只能宿卫宫廷。”

赵姓将领是现在庭卫军的主帅,他所说的九王爷正是当今皇上的九皇叔,先皇的胞弟慕容炎。

当年先皇迟暮,各家皇子为了争夺帝权拉拢了不少庭卫军的将领,到最后先皇立下遗诏命最小的儿子慕容简继位,其他的皇子自然是不同意,纷纷亮出各家手段在蓟都差点拉开了战场。

那时正在红楼饮酒作乐的庭卫院主帅慕容炎得知后手持一把马鞭寻到了各位皇子,不由分说便是一顿抽打。

就这样九王爷化解了一场帝都危机,而各位皇子也落得荣华富贵,在府上当个清闲王爷,成就了一段佳话。

那时候慕容炎为了防止蓟都再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便请命太后将十万庭卫军划归到两境边防军,蓟都只留下三万精锐宿卫宫廷。

“两位卿家莫要再争!”慕容简极度讨厌这种争吵情况,少年皇帝想要掌控局面。

“陛下,沐老公爷求见!”

“宣!”

慕容简对这位老者可没有什么好感,他是当年先皇党派之争的掌舵人,如果不是出了贪腐案失了圣心,现在有可能是托孤大臣。不知他今日来有何事?

“罪臣沐好学拜见陛下!”

年近九十岁的沐好学穿着一身老官服颤颤巍巍的下跪。

“快将老公爷扶起。老公爷是三朝元老,燕国重臣!来人!赐座!”慕容简为了彰显大度说道。

“多谢陛下!老臣戴罪之身不敢奢座,今日老臣前来是为陛下解决反叛贼军。”沐好学躬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