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袁术发难(2 / 2)

独战三国 吴僧 0 字 9个月前

“主公,如今袁术表孙坚为豫州牧,欲取主公而代之,以孙坚与主公之交情或不会与主公为敌。但袁术若尽起南阳兵马,我豫州又丧失精锐大半,只怕不好对付啊。”沮授也在愤怒之余及时提到了事情的关键。

“不然,那孙坚虽与主公有交情,但诸位不要忘了,此番讨董孙坚领兵北上一路是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斩南阳太守张咨,全靠袁术在南阳和关东联军中为孙坚说话,才免去了孙坚不少祸事。若袁术以此恩作为要挟,孙坚若不出兵为袁术攻取豫州,便是忘恩负义之人。如此于名望有损之事,孙坚即便念着与主公之交情,可孙坚麾下不乏明智之人,定会劝孙坚助袁术以战主公。”谋士董昭分析道。

“公仁(董昭字)之言不无道理。主公,如今之计主公当速速领兵撤回豫州迎战袁术、孙坚。”听完众人所言,荀彧连忙出言劝道。

刘宠也感觉这世事变迁大出预料,原本昨日的朋友,没想到转眼就成了今日的敌人,这话用来说他和孙坚如今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虽然刘宠知道自己与孙坚有交情,但在利益面前那点交情又算什么,谁能保证孙坚看到豫州牧的位置不动心。即便正如董昭所说,孙坚念着与刘宠的交情,看着豫州牧的位置不动心,但是谁能保证孙坚部下不会没人动心,不会撺掇孙坚借助袁术的势力取富庶的豫州为己有。

刘宠也不知道袁术是哪根筋搭错了,会起兵打自己的豫州。

其实刘宠是不知道袁术是个神经质的人,以袁术的出身足以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袁术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过袁术剑指豫州也并非心血来潮,一来是袁术也盯上了豫州这块肥肉,毕竟南阳与豫州比邻,而且南阳又属于荆州,与其蜗居南阳不如进取富庶的豫州为己有;至于表孙坚为豫州牧,那也不过是袁术看中了孙坚是个“好打手”罢了。

二来也是因为在虎牢关的盟军大营中,袁术是怎么看刘宠就怎能不爽。不说刘宠大将连战吕布抢了他袁术的风头,就是刘宠在讨董南线战场连战连捷这也让他很不爽,“凭什么风头都让你抢了,我袁术才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

“主公,荀长史所言不差,主公当速速领兵回援豫州,同时也可派出使者南下荆州与刘表结盟。毕竟袁术坐拥荆州大郡南阳不免生出窥视荆州之心,若主公能派使者说动刘表,使刘表出兵威胁袁术后方,则我豫州之危可自解。”谋士董昭继续献计。

“不错,当初刘表单骑下荆州借助荆州四大家蒯氏、蔡氏、黄氏、庞氏之力一举除掉江汉五十余部宗贼而据荆州之时,刘表就防备过袁术,还是当时蒯越言袁术勇而无断不足为虑,刘表才未曾对南阳下手。不过也在南阳边境布了重兵,虽说此后因讨董之计,刘表才向袁术示好,表袁术为南阳太守。但刘表为人外表厚道,内里狠辣,刘表绝不会坐视袁术占据南阳窥视荆州。”荀彧也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了出来。

听谋士们建议撤兵回防豫州又派出使者结盟刘表,刘宠不禁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虽然袁术起南阳大军威胁豫州,但以袁术的本事想打下豫州不会那么容易,再说豫州还有五六万大军。

不过这个前提是刘宠不把豫州兵马尽数调到讨董的战场上,那要是不把兵马调来,刘宠又如何讨董呢,那又何必留在这里,不如回豫州迎战袁术。再说袁术是那种穷兵黩武之人,南阳虽是大汉有数的大郡,但袁术也在南阳征兵十多万。若是这十多万大军杀向豫州,刘宠不敢保证豫州留守的文武兵将能敌得过袁术,谁叫刘宠把豫州的大将都带走了!

别看袁术在历史上好像一直很二,但他手底下还是很有些人才的,论谋士就是有杨弘、阎象、韩胤,大将就有纪灵、刘勋、桥莲等人,虽然这些武将或许论勇武比不上刘宠、曹操手底下这些人,但是用兵还是不能小觑的,虽然谋士杨弘、韩胤或许不是顶尖的,但阎象却是袁术手上少有谋略见识的。

所以,刘宠也不敢小觑袁术。再说豫州大郡汝南就是袁术的老家,而且论天下人心向背,四世三公的袁氏绝对比他这个连汉室都威严扫地的宗亲强。要不然在刘表收荆州的时候,蒯越就不会为袁术说话了,可见像荆州蒯氏这样的大族也是心向袁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