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再收良才(2 / 2)

独战三国 吴僧 0 字 9个月前

“薛公乃东阿义士,仲德先生素有勇谋兼备,我刘宠渴仰之至,若得二位之助,则平定黄巾指日可待矣。”刘宠索性直接向程昱和薛房道出了招揽之意。

程昱和薛房的眼皮一动,二人都没想到刘宠竟然会招揽自己,二人听了心里也各有各的打算了。

“仲德先生乃东阿名士,先生一身才学岂能埋没在这小小的东阿,不如随刘将军前去讨伐黄巾蛾贼,不知仲德先生意下如何?”

倒是让刘宠感到意外,薛房没有回自己的话,反而转头劝程昱答应刘宠的招揽,刘宠不知道薛房此举是何用意。

刘宠当然不知道,程昱有才能是真,不过薛房劝程昱投入刘宠麾下,此举主要的用意是程昱若真的离开东阿,那东阿最具名望的就只剩下自己了,说不定自己能一跃成为东阿县令。

程昱当然能猜到薛房的用意,患难之时能同心同德共御外敌,可事后也免不了利益之争。程昱知道薛房舍不得薛家在东阿的产业,也盯上了东阿县令的位置,而自己无疑是这个位置的最大竞争对手。

虽然程昱并没有那个心思,可不能奈何薛房那么想啊,这种为了蝇头小利的争夺,程昱嗤之以鼻,况且黄巾之乱一起,程昱就闻到了味儿:看来这汉室江山只怕时日不多啰!

而眼前的刘宠对程昱来说无疑是一位仁主,说不定也是他程昱的明主。

所以程昱难得开口,拱手说道:“程昱愿随将军鞍前马后,助将军平定蛾贼。”

“好、好、好。”刘宠没想到程昱这么爽快就答应了,真是心中大喜啊,止不住叫好说道,“今得先生,真是胜得十万雄兵啊!”

程昱没想到刘宠对自己评价这么高,虽然听起来这像是一句场面话,但程昱看刘宠的表情不似作假。

“不知薛公之意如何?”虽然刘宠得了程昱,但还是回头问了声薛房。虽然薛房在历史上并没什么名声,但看在能抵抗黄巾的份上,也算是一个人才,能招揽到固然好,就算招揽不到也没什么失望的,毕竟刘宠主要的心思都在程昱身上。

“多谢将军美意,我薛氏祖宗坟茔都在东阿,薛氏人丁不旺,若随将军而去,只怕祠堂无人祭祀,祖宗会怪罪,还望将军恕罪。”薛房这话是直接拒绝了刘宠的招揽。

薛房当然要拒绝,眼见程昱答应了刘宠的招揽,去掉了有力的竞争对手,那自己心中的愿望说不定就可以实现了!

“既如此,那便不强求薛公了,日后薛公若有什么需要我刘宠帮忙的,尽管招呼一声,我刘宠必定竭力相助。”

“如此便多谢……多谢将军好意了。”薛房得了刘宠这个承诺,更是心中大喜,激动得连连向刘宠道谢。

“传令大堂摆宴,庆贺管亥将军与仲德先生加入。”

……

刘宠得了管亥与程昱自是大喜,宴席之后接连几日刘宠都在东阿驻扎休整,一来是麾下士卒需要恢复,二来是招募愿意加入军中的东阿百姓补充兵力。

还有管亥也在对黄巾俘虏进行筛选,挑出精壮单独编练成一军,索性刘宠将管亥编练的这支兵马命名为“青州兵”。

(嘿嘿,不好意思,孟德兄,青州兵的名号被我抢先注册了!)

这期间,刘宠又像程昱打听了东阿甚至东郡还有哪些人才。

程昱告诉刘宠说东郡黄河以北的东武阳县有个叫陈宫的,很有才能,不过人不在家乡,好像是去洛阳了。

刘宠一听心下不免有些失望,陈宫啊,带着吕布在中原搅弄风云的大谋士,要是能收在麾下就好了。

不过刘宠并没有完全失望。

因为程昱又向刘宠推荐了另一个牛人,程昱说:“东郡地狭,人才不多,可邻郡济阴有个董昭颇有些名声,此人也有真才实学,据闻此人近来在范县好友家作客,将军可备下厚礼,在下愿替将军前去招揽。”

刘宠一听,心里乐了,董昭啊,确实厉害,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就有董昭的功劳,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谋划都是出自董昭之手,还有曹丕称帝也没少过董昭的影子。而且在曹操北征的时候还开凿了平虏、泉州二渠入海通运,可见此人谋略见识确实厉害。

当下刘宠就备下了重礼,带着荀彧、程昱、崔琰、王越等亲随前去范县董昭的好友家拜访董昭。

董昭见来人是名满天下的刘宠,而且阵势还这么大,不免觉得受宠若惊。刘宠说明了招揽之意,又有荀彧、程昱和崔琰帮忙游说,董昭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宠的招揽。

董昭虽然在历史上很牛,可现在的董昭毕竟只是个地方豪族子弟,远比不上荀彧、崔琰这样的世家子弟。连颍川荀氏和清河崔氏的子弟都投入刘宠麾下了,当然还有程昱,作为颇有谋略和见识的董昭当然选择趁机加入刘宠的麾下。

要不然历史上的董昭也不会先投袁绍,再投张扬,然后才投入曹操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