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功来(2 / 2)

魏逆 茶渐浓 0 字 9个月前

在他看来只要御蜀不败、让他如今倾向的“令蜀自疲”的战略意图达成了,底下的臣子之间相处如何,皆无关紧要。

他如今正忙着大雩,忙碌着为各州郡无水春耕之事求雨。

且他已经将曹真临终的那句“宗室威望式微,于社稷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深深的印刻在了心中。也在积极绸缪、按捺心绪慢慢等候着,待一些有可能对社稷带来隐患的跳梁小丑出现之时,以雷霆之势给予致命一击。

自然,对于家国社稷而言,术只是手段,而道才是根本。

他也不忘培养宗室大将之事。

乃是在赐封曹真诸子后,他也顺势追思了昔日随武帝曹操开创基业的诸夏侯与曹等功劳,下诏恩荣他们的子孙,赐已然冠礼而无爵位者皆关内侯。

且还在大雩的时候,还特地召后将军曹洪一并出席。

曹洪是如今硕果仅存的宗室大将了。

只是昔日文帝曹丕因为一点破事想将他处死,后来在卞夫人干预之下才得以活命,但仍被夺爵废为民、没收全部家资。待曹叡继位后,为了安抚人心才将他的爵位恢复、还以家资并转为后将军。

且此时的他已然垂垂老矣、时日无多,只能当个摆设了。

曹叡也只是想让他当个摆设。

让其他远支宗室与谯沛元勋之后能明了他的心迹。

夏侯儒被重用了,曹洪也被恩宠了,与魏国休戚与共的尔等也应该念及起昔日武帝的隆恩、思当今魏国时艰,矢志奋发作社稷的砥柱了。

夏四月,淮南寿春。

刚刚得悉自己赐爵关内侯的夏侯惠,驻马八公山的东麓缓坡,眺望着蜿蜒东去徐州的淮水。淮水的南岸平坦处,被陈定督领的五十骑卒正在持矛奔马演武着冲阵。

历经数个月的操练,原本就弓马娴熟的他们,已然不需要跟着骑兵曲一并训练了。

唯一欠缺的,不过是实战时相互配合而已。

夏侯惠的心思,就是想着如何寻个机会,让他们先小打小闹实战一次。

只是这个想法很难达成。

自从上次被满宠惩罚与告诫后,他不敢拿自己的首级来挑战军法,再次引兵去横江浦找吴兵的麻烦。

而淮南一带在张辽镇守期间,诸多藏在山泽之间的贼寇要么被肃清了,要么被迫接受官府的招募,从入行伍或者被编籍落户为民了。

灊山那边倒是还有一些。

他也注意到了。

原本他还想着,要不趁带斥候赶赴舒县一带日常巡视、看有没有机会找贼寇练练的时候,却被蒋班给劝阻了。

因为蒋班家中先前被袁术麾下兵将所迫,就是藏在灊山里苟活的。

自然,也与那边的贼寇颇有干系。

“将军,彼等并非贼寇,不过是一群不敢再相信官府的遗民罢了。”

蒋班是这么说的。

且声称那群藏在大别山脉中的黎庶,不曾外出劫掠过,且源于早年袁术的横征暴敛以及武帝曹操的迁徙命令的关系,不敢再相信官府能善待他们,故而聚落在山脉中开垦田亩与狩猎苟延残喘。

以离乱人的悲惨,来请求夏侯惠莫将刀兵加诸在他们身上。

也打消了夏侯惠的念头。

不管怎么说,他终究非是残暴之人。

只不过,此后他便让蒋班负责庐江郡一带的日常打探。

让蒋班尝试着接触那些遗民,看有没有耐不住山中寂寞的年轻人愿意从军;若遇上不相信官府的,也可以来充任他的私人部曲。

且承诺自己会以天子特赐的给事中之职,上奏庙堂请官府赐予田亩安置。

此举算是让蒋班为父辈回馈遗民吧。

因为好功业的庐江太守文钦,对近些年贼吴没有来犯很是不耐,百无聊赖之下便时常遣斥候进入灊山刺探,打算掳掠些黎庶过来充当战功。

如此,与其让文钦滥杀无辜,还不如让自己得了招抚遗民之功。

只是有时候,人们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

蒋班将他的意图传达了,且还苦口婆心的劝说了,但那些遗民就是不相信。

以为灊山险要,就连昔日张辽在讨陈兰、梅成之时也只是肃清天柱山的贼寇,并没有搜索灊山其他处的遗民为由,断定文钦也不会大费周章深入山泽去找他们。

殊不知,文钦已然不止一次在案牍中声称灊山有贼寇出没扰民了。

对,为了让兴兵讨贼师出有名,文钦已然捏造事实将他们定入贼寇之列了。

且对于官府而言,藏在深山中的遗民不是“民”。

不管文钦如何作为,都是无可厚非的。

“且随他们去吧,公俊此些时日转来合肥一带巡视就好。”

对此,夏侯惠是这样决定的。

让蒋班避开纠葛,坐等那些遗民被文钦教训了,再想起自己的好来。

且如今他的心思也不在那些遗民身上了。

自从蜀国出兵陇右后,满宠便取消了将士的轮休,严令约束各部待命,以防备江东孙权兴兵来犯。

蜀吴同盟,彼此策应而战。

在蜀相诸葛亮大举兴兵出祁山之际,以江东孙权投机心理,定然不会放过洛阳中军已然赶赴雍凉的时机。

而且,武陵郡五溪蛮的举兵,孙权乃是调动了荆南与交州的兵马去讨叛。

在吴地的兵马可是几乎没有调动,犹有兴大兵犯淮南的实力。

故而,满宠申令严加戒备也就不意外了。

事实上,孙权真就有了动兵的念头。

只不过与以往一样,他还是想着坐等蜀魏两国的战事焦灼了、魏国注意力皆放在雍凉那边了,才会动兵。在召集重臣计议之时,以夏秋之交雨水充沛之时未到,兴兵犹有充足的时间为由反复斟酌着战术。

这么一拖,便到了仲秋八月。

一直待到蜀相诸葛亮罢兵归去汉中了、魏蜀两国战事落幕了,他们才终于有了定论。

且战术也很令人无语。

仍是遣人诈降。

但不知为何,王凌竟是信了!

这也让一直汲汲营营期待着战功的夏侯惠,终于迎来了机会。

首订600,比上本书多了200,谢谢大家。不过,写书不能温饱,老茶需要以现实工作为主,无法多更,还请大家多谅解。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