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神啊拣选我(2 / 2)

唯有神 蓝薬 0 字 9个月前

“我是世间第一位王,是第一位得到理性的人。”

撒泊王呢喃着。

荣光在消逝,在雨水中消逝,在时间中消逝。

风暴狂躁不安着,在地上炸出剧烈的响声,撒泊王仰望天穹,他曾迷茫无助,如今那些迷茫要渐渐远去,他站了起来。

他是王,是逻各斯人的王,他不能坐视荣光的逝去。

他不能枯坐在君王宝座之上。

撒泊王昂起头颅,如同过往的记忆一般,再一次地高举双臂,发出震耳欲聋的高呼:

“神啊…”

他立于大地,

“拣选我!”

“不要将我留在过往的荣光里!”

撒泊王面向着浩瀚天穹,他终于要在暴雨里,大声地高呼自己。

“神啊,拣选我!”

“在这个世界昭示你的神迹...”

“不要让我如此不堪,不要将我就这样抛弃!”

狂风暴雨在此地呼啸,撒泊王骄傲地昂着头颅,旧日的热血好似有那么一刹那流淌在他的全身。

王孤身一人立在雨水之中,暴雨近乎癫狂地从高空下坠落,

没有哪怕一双目光透过雨水注视着他。

就像是麦子落在地上,要生出许多籽粒,暴雨依旧落在地上,将惊雷一道道平静地炸起。

王听见了雨声、惊雷声、风暴声……

这些震耳欲聋的声音里,没有哪怕一道声音同他说:我拣选你。

撒泊王孤独地跪在雨水里,昂面向天,悲哀地无声哭泣。

当风暴平息,第二天的拂晓即将来临,这一夜,终究成了他不可追溯的回忆。

………………………………………

………………………………………

晨伊凝望着远古混沌。

这是祂第二次来到远古混沌的身前,祂直直地凝望着黑暗的深处。

近百年来,晨伊的目光不局限于逻各斯人,祂往往会暂且放下逻各斯人,看向世间的千万景象。

那些拥有生命的生灵身上,无一例外,都拥有着一条或者数条淡金色的命运之线。

命运之线的走向彼此交织,互相变化,最后倒向可以摸清大致轮廓的未来。

神的目光,不时会顺着命运之线在遥远的时光里延申,观测未来的变化。

而祂惊奇地发现。

数不胜数的命运之线在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指向了世界的边界。

指向了远古混沌,以及混沌所代表的世界的原初意志。

在创世之前,混沌主宰天地,可以说,那是一切的起点,世界在起点上永恒静止。

而如今,数不胜数的命运之线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都指向了这里,就像是一场回归一般,大地上的生灵要在死亡中回归到最初的起点。

在神的观察之中,远古混

沌自从上一次爆发出苍白色的力量之后,便开始又一轮地重新汇聚,而且,如今力量汇聚的速度是此前的成百上千倍,只待庞大到连远古混沌都无法容纳的那一刹那……

然后,世界回归到本来的模样,天地皆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凝望着面前的远古混沌。

这些时而翻涌、时而膨胀、时而塌缩的远古混沌并没有所谓的理性或是灵智,它的身上仅仅拥有某种驱除自己的本能。

“既然这黑暗里头爆发的力量足以改造天地。”

神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同眼前的混沌宣告,

“那么我是否可以改造你?”

晨伊有这个想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验证与思考。

而且,祂并不只有一个想法,而是一连串的,接二连三的想法。

这苍白力量迟早要爆发在这大地上,而且迟早要改变生命的形态,引领那些生命走向彼此与自我灭绝。

那么,何不让有理性的生命取用这一力量的同时,以理性去节制这股力量。

使得整个世界走向某种平衡演变的状态。

“不能让这股力量毫无节制、毫无方向地爆发在大地上,要通过某种仪式,让这股力量为人所用,被人消耗。直至我的存在彻底稳固。”

神凝望着远古混沌,祂早已做好了计划。

远古混沌汇聚与爆发并无任何的规律可言,晨伊有所预感,这一回那股苍白色力量的爆发,要比上一次要早上许多,也要减弱许多。

先是等待混沌中心的力量自我引爆,届时,将会又是一场史前暴雨降临大地,甚至汇聚成大洪水淹没无数生命。

在那以后,再在混沌之上,搭建起人与这股力量沟通的渠道,规划好取用与节制的神秘规律。

神能预想到,这定会成为后世神秘学的终极起源。

不过,这一计划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以如今自己那并不稳固的存在来看,暂时难以掌握远古混沌爆发的规模。

远古混沌何时爆发,以何种程度爆发,一切都难以预料。

它有可能像上一次那般,将苍白色的力量积蓄上数亿万年再爆发,又不乏此刻便爆发的可能,它随时都会引爆。

神也无法确定这一次爆发的规模,究竟是恰到好处,还是足以毁天灭地。

而且……

“如今的世上,只有逻各斯人拥有理性。”

相对于世上千万物种来说,逻各斯人的种群太过稀少,至今也不过数万人。

这数万人根本无法节制远古混沌不断凝聚的力量。

“这地上必须要有更多拥有理性的生命才行…”

神陷入了思索之中,

“最早拥有理性的逻各斯人要引领后来的世人,然后,他们要在地上共同繁衍生息。”

这看上去如此的轻易。

然而,神喜悦逻各斯人,因此不愿将某种使命强加在逻各斯人身上,逻各斯人要自己意识到,自己愿意。

若自己不这么做,那么就好像同背叛了至高无上的原则,背叛了自己灵魂中的悲悯。

神不得不开始思考…

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会寻求另一群理性生命的认可?

神阖上双目,祂像人一样思考。

什么时候,人们会希望,这个世界上不止有我们这一群理性生命存在?

“我们害怕孤独,害怕绝望。”

此时此刻,晨伊将自己视作人的一员。

“我们害怕毫无目的地来到这世界上,然后毫无目的地离开。”

“我们害怕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仅仅只有我们孤单的存在,没有其他人见证过我们文明的兴衰,没有其他人抚摸过我们在历史中挣扎的痕迹。”

“在我们逝去之后,我们就像是从未到来过一样,淹没在崩塌的瓦砾之中。我们的存在,竟然是一场幻觉,犹如我们做的一个梦,在光阴的磨灭下,只剩下永恒的空虚。我们害怕,我们不能这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