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开拔(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0 字 9个月前

草原作战和中原作战还是不同的,中原作战要考虑到地形,准备时间要比正面交锋长多了,而且临战之前的什么攻心啊,策反啊什么的,变数颇多,同一个地形也有着很多种打法,水攻、火攻等等。

可草原就不一样了,地势平坦开阔,为数不多的山也不高,地形较单一,水攻没那条件,火攻容易烧到自己,至于断粮?百万牧民干什么吃的?

至于攻心,上皇把大齐的国际声誉糟蹋的差不多了,谈都懒得谈了,而且他们的部众都在一块,周围全是斥候,射雕手全在外围瞭望台上,别说信鸽信鹰了,麻雀都飞不进去,谣言都不好散播。

策反?现在还依附着汗庭的全是死忠,能反的想反的早就反了,还能等到现在?

所以,只剩下正面交锋和偷袭两个选择了,白天到就正面交锋,晚上到就偷袭,没别的。

好在由于上次北伐,元庭丢失了几乎所有的匠人,新建的锡林浩特的城墙不能说没有吧,只能说聊胜于无。

4米高的碎石混合泥土和草拌成的堆。

虽然锡林浩特附近有山有石头,但他们已经丧失了修筑城墙的能力了,只能让几个二把刀泥瓦匠学徒和建筑爱好者好歹弄了一个城墙出来,一到下雨天甚至还会掉渣。

与上都城的砖石城墙一比,寒酸的要命。

。。。。。。

“卑职等参见将主!”林冲等人见贾珲回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对于关胜林冲三人而言,一手提拔他们从那九品小官成为正五品直属千户的贾珲就是他们的伯乐恩主,在他人看来,他们三个就是贾珲的绝对亲信了。

对此,三人也没有什么反感的,反而还很高兴。

不说贾珲自身的战绩、出身和性格,且从不克扣属下的军功。

单凭贾珲能力排众议提拔全都年过三十碌碌无为还不得志的他们,这声将主就叫的心甘情愿。

“啊,你们来了,那行,要开战了,等会儿你们就去通知弟兄们拔营。接下来要急行军四百里,抓紧准备,辰时出发!”

三人应诺,连忙赶回营地收拾东西。

贾珲也开始收拾起东西来了,衣服行李自有亲兵来收拾,亲手收拾的主要就是桌子上的兵书和文书了。

将兵书和笔记分别归类完毕,正要去收拾铠甲和武器,各马军主将来到了贾珲的营房。

“都司,我等来抓阄了。”

宁夏镇派来的马军指挥使,宁夏总兵尤贵的儿子尤达也算是贾珲的老熟人了,当年贾珲初到宁夏镇,尤家照顾颇多。

“哟,这不尤达大师嘛,来,一人一个纸团,是走是留就看运气了,不许急眼,不许撒泼!”贾珲从桌子上拿过来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自己早就写好的纸条。

二十万大军,云瑜决定留下五万人来作为预备队留守上都城以防万一,一万骑兵,四万步兵。

太祖第六次北伐时,当年的主帅轻敌冒进,一头撞进了当年的残元大汗,札牙笃汗的包围圈,总共突围十七次都没有冲出去。

当时大军就在捕鱼儿海边,最近的大齐军队也在几千里外,无人来援,在绝望的抵抗四日后,全军覆没。

隔壁东府的老太爷贾演作为副帅也身陷重围,要不是焦大忠心护主背着老太爷杀出重围,说不定也会折在草原上。

自那以后,无论说什么,大军出征都会留下一批人来当作预备队,不远不近的跟在大军后面,定时有斥候联络。并且保证能在急行军两天之内赶到大军所在。

但毕竟是预备队,军功大概率就和自己没关系了,于是乎,用抓阄来决定谁是预备队就成了大齐军队里不成文的规矩。

全凭运气,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自认倒霉。

当然,若是大军得胜,预备队也没派上用场的话,参与作战的部队就会拿出多余的军功来匀给预备队。

比如10颗人头就能让我升官,但我有十二颗人头的斩获,下一次升官是重新再算二十颗,相当于多出来的两颗人头就没用了。索性就给了预备队,自己吃肉了总要给别人留口汤,日后好相见。

毕竟,鬼知道下次的预备队会不会是自己。

于是,分给预备队斩获就成了大齐军方的一项潜规则。

作为马军的都指挥使,整个马军的抓阄就在贾珲的营帐进行了。

“成,那咱们开始吧?”

“开始吧!”马军的指挥使们也围了过来。

贾珲现实把陶罐在大家的眼前来回展示了几圈,然后上下颠了几下,再次出示陶罐。

“行了,谁先?”

“我来!”尤达回答道。

“成,尤达大师先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贾珲从当年第一次见面开始就叫自己为“尤达大师”,但见贾珲没什么不好的心思,大师这个称号自己也很喜欢,尤达就由着贾珲叫自己“尤达大师”了。

尤达上前,捻着手指用指甲提出一个纸团,众人围了过来,直盯着尤达手中的纸团。

“战”字一出,尤达松了一口气,可周围人却紧张了起来。

说是三千营,但各营的实际人数都在五千左右,十二个团营共六万人,加上各边军的马军一共两万七千人,总共八万七千马军。

差不多有两个人是要留下的,若是全都抽到边军,那还要在抽一轮。

众人一一抓起纸团,一脸严肃的打开了纸团。

“留?”王子腾心凉了半截。

他费尽心思来京营,不就是为了有机会翻身吗?

可这纸团一出,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再熬好几年了。

王子腾一脸焦急的看向贾珲,想让他出面帮自己说说话。

贾珲也看到了王子腾求助的动作,摇了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自己若是插手了这去留问题坏了规矩,以后还怎么在军方做人?

至少王子腾还没资格让自己插手。

同时也松了一口气,以王子腾前阵子在大同的表现,他也是真担心王子腾能抽到“战”呢。

王子腾看贾珲一脸“帮不了你”的表情,无奈的接受了事实。

他向贾珲求助也是报着有枣没枣打两杆子的心态,能帮忙自然是好的,帮不了也在意料之中。

虽然很想建功立业,但王子腾的内心深处还是松了一口气。

很快,结果出来了。

京营方面的王子腾,边军的辽东、甘肃两镇,合集一万一千人留了下来。

再三询问,得到所有人均无异议的答复后,贾珲将留守人马的名号写在了单子上,派亲兵给云瑜送去。

“行了,可以了,那兄弟几个,快去准备拔营去吧!”

众人应诺,两忙返回了各自的营地。

辰时,大军集结完毕,云瑜在大军前下令,将指挥权交给了贾珲,一声令下,十五万大军踏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