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巧遇青莲居士(2 / 2)

夫豪榜 挥霍谈笑 0 字 9个月前

二人吃饱喝足,总算是上了路,沿着河街走了近两里,拐进一个宽敞的胡同,眼前现出一座白大门,矮围墙,门口两挂黄纸灯笼幽幽的亮着,照着细窄的匾额上几个仙风道骨的字被顾娈念了出来。

“铭盛书坊。”

就是它了。

见大门还未关,顾渊也等不及的走了进去。

大院里有数盏灯燃着,几个短打衣裳的小子撑着晾好的纸张跑来跑去,再有的就是拎着黑墨桶子坐在台阶上擦汗,大家都默不作声的低头干活,谁也没瞧见顾渊的到来。

有教书先生模样的老者背着手快步走过来,手持戒尺猝不及防的出现在小子们面前,一尺子虚打在脑袋上,大喝“紧着点!晚饭不想吃了!”

小子们笑嘻嘻的一哄而散,干活去了,那老者刚要走,顾渊便迈步上前谦和有礼的对着老者一拜,接着忙道心中所愿。

“请问您是书坊老板吗?”

老者背手笑道“不是,我是管家,您是买书,还是出书?”

“我要做杂志的一章即可,不知什么价位?”

“杂志有各个不同价位的,大一些的杂志出一页需要多个工序,你是要出生宣,熟宣还是白棉纸?麻的没有。”

顾渊在选修课上学过纸张工艺历史,知晓熟宣纸吸水能力弱,不易扩散,适合写字而非所画,遂它最合适。

“熟宣吧,多少钱一页?”

“熟宣又分等级的,您是要好的还是次的?”

“不用好的。”

“一张差点的生宣成本费用是三两……”

三两!真贵啊!

“工笔费是二十文,文笔费是三十文,印刷费是一钱,算下来总共个大概是三千一百零五十文。”

“打扰了。”

顾渊二话不说退出了书坊。

一章文章就要这么多的钱,自己还想多登几章杂志来将自己是神的事大肆宣传一下,可现在好了,实在是太贵了,虽说钱要花在刀印上,可实在是超出预算了。

“哥哥,我们不出书了吗?”顾娈在一边试探。

“找家小的书坊吧,咱们跟春来江水的老板可比不了。”

想想那厮竟然可以出自传,还真是钱多人傻啊。

朝着铭盛书坊走出了不到半里的路,就见墙角一洁白身影提着酒壶酣睡,时不时在嘴边还溜出几句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这诗真熟悉啊,是,是李白的诗吧……

不能够吧,这不是天授元年吗,怎么能出现李白了呢?难不成李白是抄袭人家的诗?

带着满心疑惑,走上前去试探。

“哥哥,他念得是什么诗啊?还挺好听的!”顾娈在身后伶俐的笑道。

好听?你若是在现代,就抱着书本背诗呢,那时候你就不觉得好听了。

顾娈的声音吵醒了面前的人,这人翻了个身坐起来,揉揉兔子一样的红眼睛,看着面前的顾渊浅笑“公子可是要出书啊?”

顾渊也不否认,只反问“先生可出?”

“可出的很,你可别被前面的书坊给骗了,他们都是兔子,却什么老虎狐狸的事都干,本人不一样,本人是青莲居士,当然不俗套在金钱铜臭上!不耻!”

顾渊一瞬间被惊到,眼前的人自称青莲居士……那是,李白吧……

那人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提壶道“公子出什么书,现在告诉我,回去我就写,宣纸我从安徽进了一大批,不缺,工笔费你给我五十文就行,但是手写不是刻印,不过我本人敢保证,与刻印的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顾渊只当他是醉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送仁兄回家吧。”

“不必不必,在这写诗有灵感,顺便找找修炼的感觉,你不必管我,只将你的姓名愿望告诉我,明日送至你家门口,不合心意不收钱。”

顾渊被他拽住袖子听着他的胡诌,心中有些许厌烦,他想赶紧将此事落实下来,还要赚钱去呢。

无奈这人不放手,顾渊也就随口将自己要出的书,要写的文章,家庭住址全都诉给了此人,才算得以脱身。

之后忙拉着顾娈跑走。

若这人是李白,怎会出现在天授元年,若这人不是李白,那他与李白的各种古籍传闻也太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人再次跑回了闹市,街市还未散,人群熙攘没有消减之意,再看墙上有县榜,也就是公告。

群众们挤在人堆里,仔细瞧,人头攒动中也看不见公告字,顾娈倒是机智,笑嘻嘻的爬上了顾渊的后背,这才略过了众人的后脑勺,念出了公告。

“朝廷有令,太史令察观天象有变,为国运昌盛,百姓繁荣,即日起改国号为天授,迁都洛阳,百姓应广播告知。落款——天授元年,顺承帝沈皇王。”

站在顾渊后面的人发出惊嘘,其实对于百姓们来说,迁不迁都,改不改号的,都无关痛痒,又不是减免赋税,这公告还不如听个民间小曲来的实在。

顾娈却没停止念字,对着顾渊高呼“旁边还有一张县榜!”

“是什么?”身后众人都抬着脑袋询问顾娈。

只见另一张县榜上赫然写着“忆江南公子爷顾渊为雷神星君下凡醒来,神通八方,祥瑞降临忆江南之事,星君普天造福,设惠黎明之事,不可互传造谣,若有违者,当究。落款——扬州知府宋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