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与时俱进的皇上(2 / 2)

赵惇想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

听见赵惇的叹气声,姜枫的小脸上浮起一丝愁容,似乎在自责没有帮赵惇解决他的疑问。她有些失落地说道:“对不起啊,这些我不怎么清楚,改日我帮你询问一下皇兄……”

赵惇见到姜枫失落的神情,忽然有些慌了神,他急忙握住她的柔荑,笑着说道:“不用道歉啊,我没有责怪你,相反你已经帮了我很大的忙了。”

“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

看见赵惇含笑点头的模样,姜枫的嘴角才略过了一丝笑意,轻笑道:“那可就要你亲自去问皇兄了。”

“嘿嘿,这是当然的……”

……

次日早朝后,赵惇悄悄地跑到了姜武所在的御书房,太监总管通报过后,赵惇就跟着他的步子走进了房内。

听罢了赵惇的来意,姜武正在批奏折的手顿了顿,笔尖的朱砂顺着毫毛滴下,在奏折上留下了一个斗大的红点。赵惇有点心疼这位同事,拿到这本奏折的同志估计又要揣摩所谓的圣意了吧。姜武抬起头满脸诧异地说道:“你说你想改善纸张?还要关于大齐境内所有驿站分布的资料?”

“是啊。”赵惇转过身背对着姜武,面朝着多宝阁,手中不停地摸摸这个,摸摸那个。

姜武沉吟了一声,将手中的毛笔放回笔架上,轻轻敲了敲桌子,喊道:“过来,让我听听你想要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啊?”赵惇回过头,瞧见姜武那有些无奈的神色,只得走到他对面坐下,挠了挠头说道,“理由啊?嗯……”

大概就是为了快递三天上门吧,但是面对姜武可不能这么说,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看着赵惇那吞吞吐吐的模样,姜武哑然失笑道:“你可真是不安分啊……”

他顿了顿,为赵惇补充道:“难道你已经知道了我的计划?”

嗯?皇上你说啥,什么计划?

赵惇一愣,有些茫然地看着姜武,问道:“什么计划?”

“无事。”姜武摆了摆手,盯着赵惇的眼神看了一会儿,随后笑道,“此事日后再说,先说说看你的想法,为何想要动一动驿站?”

赵惇从怀中拿出一张纸,上面正是姜枫涂涂画画的那张。他伸出手搓了搓纸张,轻轻一按便是一个窟窿,把纸张在姜武面前晃了晃,说道:“你觉得这种纸张的质量如何?”

姜武看着赵惇两指轻搓,黄褐色的纸屑便随着动作不断的掉落在自己那张用牛车从峨眉山拉过来的金丝楠木书案上,有些无奈地说道:“行了,别搓了。”

赵惇停下手中的动作,笑着说道:“怎么样?”

姜武何尝不知道赵惇的用意,他从木椅上站起,走到窗前,看着这浩浩深宫内的朱墙碧瓦,叹气道:“唉,我又何尝不知道这纸张质量如此差,只是你昏迷的前几个月便已经派你去督查过各大纸坊了。那时候工部虽说是王华在管,但也出了几分力,能够将纸张造成这种质量,已经很不容易了。眼下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这小小的纸张,可得排在后面了。”

赵惇将那张纸放在桌上,也起身走到姜武身边,陪他一起看着窗外的风景,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嗯?”

“纸张一事关乎大齐的基业,马上打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对于王公大臣们来说,这种下等纸张当然不会用,可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纸张作为生活的必须品之一,自然不可马虎。这等质量如此之差的纸张,读书写字多有不便,更何况是记账一事。倘若一直使用这等劣质纸张,不知道在日后会有多少诗词学术、能工巧匠的技艺失传。要想让大齐真正强大起来,还是得依靠读书人的文脉。倘若文脉缺失了,那么再强大也是北方的匈奴一般,这一点,我想皇上你也很清楚吧。”赵惇在现代的时候,经常会在新闻中听到什么什么古代技术在多少年后失传了,因为记录不当的原因之类的云云。

赵惇当时觉得这种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他到了大齐这个时代的时候,他却想要为后人留下一点什么,文化也好、技艺也好,能留一点是一点。没有长久不衰的朝代,也没有不会被蛮夷入侵的朝代。

可是,赵惇不愿意那样子,他知道在史书上,蛮夷入侵四个字写得很轻飘飘,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想必便是国仇家恨吧。

姜武沉默了,良久后他摇了摇头说道:“可是朕也不懂这些,对于纸张改良一事,你有什么办法吗?”

“自然是有的。”赵惇笑言。

“那你便去办了吧,还跟我在这扯犊子呢?”姜武轻轻地踹了赵惇一脚。

扯犊子三个字,是赵惇当时在御书房和公羊宁、姜武两人商量怎么扳倒钱贾和王华时随口说的,没想到竟然被姜武记下来了。

赵惇竖了个大拇指,笑道:“皇上你还真是与时俱进啊。”

“呵呵。”姜武笑了笑,便挥手让赵惇滚蛋,他今天可没空陪他闲聊,今日的奏折特别多。他想了想,随手捧起一堆奏折放在包袱内。让小福子趁着赵惇没走远的时候赶紧交给他,见到赵惇也不用多说话,直接将这些奏折塞进赵惇手里,趁他没反应过来之前跑走就行。

小福子拿着那包厚厚的奏折,心中默默地为赵大人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