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误会(2 / 2)

他作出判断,出于对山贼的轻视,马公子的身边应该不会跟着太多卫兵。

故此,在黄金劫案发生后,丁启桢立即带着陈埭民团的所有兵力,带足一应物资,调用自己的商船,从泉城港直奔陇海,在那里换乘十几条渔船,沿着九龙江逆流而上,直至过了漳城府,才在一个僻静处下船,也不走官道,沿着小路越过金山镇,来到了设伏的这个地点。

这个时候,他才分别向南安城、漳城府和金山镇各处派出探马,以确定自己是否判断正确。

到目前为止,他赌对了。

在陈埭民团潜伏下来的第2天,南安那边就传来消息,说马丁已经出发前往闽西。

唯一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马丁谨小慎微,此次出门带了五十个随行的士兵。

不过不要紧,丁启桢带来的兵力,是马丁的十倍。

即便与白马庄保安营相形之下,陈埭民团仍显训练不足,但是以十打一的话,包括丁启桢在内,陈埭民团的所有军官对己方取得最终的胜利,没有任何的怀疑。

昨天晚上,丁启桢收到报告,说马丁一行人已然在金山镇住下。

奇怪的是,探马报告说有一个公差,跑到客栈里与白马庄的人会合。

公差?

莫非是泉城府或者漳城府衙门里的人被白马庄收买,替他跑腿或者通风报信?

这些都无关紧要。

丁启桢此番行动,根本没有与地方官府接触,当然也就不存在走漏风声的的隐患。

不管那个所谓的公差是什么来头,与白马庄有什么瓜葛,丁启桢觉得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事情,无足轻重。

等我把反贼马丁绳之以法,或是干脆将他当场格毙,所有的事情都将迎刃而解了吧?

如此这般,闽南一带也必将恢复安定和平的局面。

想到这里,丁启桢问左右:“路障准备好了吗?”

一个军官答道:“如你所愿,团勇们砍来了不少树枝和竹竿,就堆放在路边,只要白马庄的人赶到这里,我们随时可以封闭官道的两头。”

考虑到马丁一行人全部骑马,见势不妙肯定会快速脱离战场,而丁启桢只有用于侦查和追击的二十骑,故此他必须想出万全之策,以防马丁走脱导致功亏一篑。

半个时辰后,所有还在休息的团勇,全部被叫起来在空地上列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前方来报,马丁距此只有不到十五里地。

丁启桢立即登上丘陵的坡顶,这里是制高点,可以清楚地看见来路的情景。

他发出指令,在官道的拐弯处设置路障,借以遮蔽来路的视线。全体战斗人员在各自队官的率领下,进入道路两旁的伏击点,待截断马丁一行人的后路,便发起猛攻。

不一时,丁启桢便看见一大群人骑马飞奔而来。

他的视力不错,看清了为首的正是马丁。

“终于等到你了!”

丁启桢按捺住心头的喜悦之情。

随即,他的目光落在马丁身边的那个公差身上。

他与袁紫冰相识多年,一眼就认出她来!

说起来那套公服,还是他拿给袁紫冰的!

丁启桢呆立半晌,喃喃地吐出一句——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