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应对(2 / 2)

洪旭才离开白马庄,保安营与中左所相约出兵沙州岛的消息,就被人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

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沙州岛就收到了来自南安的警报。

然后,这个消息以更快的速度,被送往刘香的大本营——汕尾南澳岛。

刘香原籍粤南,年纪比郑芝龙略长几岁,为人果敢决断,奈何时运不济,郑芝龙在中左所占尽天时地利,没几年工夫,实力便在刘香之上,而且这种差距拉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刘香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胡建的分基地,那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故此沙州岛是他必救之地。

听得郑芝龙与马丁联手对付他,刘香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他很清楚郑芝龙的海上实力,稳压自己一头,而白马庄在展现出的惊人陆战能力,也让他胆战心惊。

出海应战决非良策,至于伏击保安营嘛……刘香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以他几次受挫的经历来看,伏击成功的机率不大,最后很可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还是老老实实增兵沙州岛,方为上策。

只是自己潮汕一带的兵力,正在与同为老兄弟的李魁奇叫板,虽然还没开战,但也抽调不出多少的战斗人员。

可恶啊!都是郑芝龙那厮,放着好好的海贼不做,却一心想要招安,还一人独占了闽南富庶地区,把昔年的老兄弟都逼到闽粤沿海来相互夺食。

本部兵力不足,沙州岛又不能稍有差池,刘香只能考虑将鼻头山的人马调往沙州岛,加强那里的防御力。

不过他的五弟,南澳岛的五爷,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刘海龙,对此心存疑虑。

虽然没有迹象表明鼻头山已经暴露,不过兵不厌诈,万一敌人的目标是鼻头山而非沙州岛,那么从鼻头山调兵,不就正中敌方的下怀么?

经刘海龙这么一提,刘香也是纠结不已,鼻头山当然也不容有失,而他在胡建的兵力捉襟见肘,无法同时护得两地周全。

这下刘香犯了难。

向佛朗机人求援倒是一条办法,只要陈明利害关系,相信佛朗机人会伸出援手。只是事出突然,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了。

刘海龙不愧是足智多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番出兵的两路敌军,郑芝龙的兵力肯定更为强盛。另据可靠情报,白马庄保安营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人。

也就是说,来自海上的郑军才是此次进攻的主力,需要全力防范。而来自陆地的保安营,对于刘香海贼团的威胁则相对较小。

刘海龙建议刘香从南澳岛调派一部分战船赶往鼻头山与沙州岛之间的外海,可以随时配合两地的岸防炮台做好防御。

这些战船并不与郑军交手,只是远远的盯梢对方,只有在对方试图强行登陆某处时,才会发起进攻。

鼻头山的港口不大,需要防御的战线也就一里多长,即便郑一官派再多的战船,也无法展开队形,那么在炮台面前,郑军讨不到半点好处。

炮战占不到便宜,除了败退便唯有登陆一途。但刘海龙的安排万无一失,郑军登陆要面对岸上炮台和刘香战船的双重集火打击,随时都有船毁人亡的风险,决非一件易事。

既然海上无忧,那么鼻头山的陆战兵力,便可抽调回沙州岛,那里需要防护的地方,可比鼻头山要多得多。

刘海龙的建议,是鼻头山只留下三百人防止遭遇保安营突袭。

如若保安营真的对鼻头山发起进攻,三百人当然抵挡不住,不过他们躲在堡垒里据险而守,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刘海龙亲自请缨出阵,他决定与阿曼多带上三百人,在沙州岛与鼻头山的中间扎营。

保安营若要配合郑芝龙进攻沙州岛,刘海龙设立的营寨会将其堵在路上。

万一保安营若是虚晃一枪,跑去攻打鼻头山,那么只要两个时辰,刘海龙就能收到来自那里的求援信号,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增援,届时保安营将腹背受敌,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