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约定(1 / 2)

 郭师傅听罢丁启桢所言,复又细细观瞧一番图纸,边看边啧啧称奇,许久方才抬起头来,喟然叹道:“西人之中,果然不乏能工巧匠,此种火枪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我在京城造鸟铳之时,便曾听说欧罗巴有一种无须火绳的转轮火枪,其原理源自钟表,是使用带发条的锯齿钢轮击发燧石,但其结构极为复杂,仅凭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当时老朽就连呼可惜,觉得未能亲眼目睹,引以为憾。今日看三公子所画的燧发火枪,简单实用,比之转轮火枪更胜一筹。”

燧发枪是法国人马汉于1547年,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现如今已是崇祯元年(1628年),几十年的时间里,已有燧发枪流入东南亚一带,只不过数量稀少而已,大部分武装力量的火器,还是使用火绳枪。

丁启桢也没想到一代匠师对于燧发枪的评价如此之高,苦笑一声道:“郭师傅谬赞了。此种火枪出自南安,小可只是照猫画虎,将其绘于纸上罢了。”

郭师傅满脸的不可思议,道:“想不到民间居然有此能人。但不知三公子给老朽看这图纸,有何示下?”

“正想请教郭师傅,您能否造出与此相同的燧发火枪?”

郭师傅爽朗一笑道:“哈哈哈…当然没问题。制造火枪乃是老朽的老本行,虽然多时不曾触碰,但手艺可没撂下。”

丁启桢听了满心欢喜:“如此甚好,我想订做500支燧发枪,银子不成问题,但不知郭师傅何时能够交货?”

郭师傅眼皮一跳,一丝诧异的神色一闪而过,随即悚然而惊:原本以为三公子也就图个新鲜,想要造个三五支燧发枪玩玩,完全没有料到他居然一下子就要订500支,这是要起兵造反的节奏吗?

丁启桢注意到对方的表情,唯恐他想岔了,忙取出府城衙门的文书,道:“我马上就要在陈埭筹办团练,想尝试一下西式军队的战法,故此打算一律使用燧发枪。还请郭师傅多多费心。”

虽然对于陈埭民团的规模深感意外,郭师傅看过文书之后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道:“三公子之命,老朽岂敢不从?老朽定当全力以赴,争取每个月交付十支火枪……”

话音未落,丁启桢就失声叫道:“怎地一个月才十支?”

这样的制造速度,一年才100多支,等到500支火枪做好,黄花菜都凉了。

依着丁启桢的计划,陈埭团练两三个月就要成军,操练时必须人手一支火枪,郭师傅这样的生产效率,怎能满足陈埭团练的需求?

郭师傅觉得自己所言理所当然:“三公子有所不知,这鸟铳或者火枪,最难制作的便是枪管,要截取一段熟铁棍,在中间钻出一个圆孔,这个圆孔的要求极高,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整支枪管也就此报废,故此,非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匠人,绝难做到……”

丁启桢不顾礼节,再度打断郭师傅的话语:“我从西人的书上看到,他们制作枪管,是用一种水力驱动的机械,叫水力钻床,咱们能否做到?”

除了欧罗巴的书籍提及水力钻床之外,丁启桢还断定以白马庄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耗时几年,用手工钻出那么多的枪管,必然是用到了什么器械。

“水力钻床吗……确实是好东西,在京城时我也曾听泰西的神甫说过此物,据说速度是人工的数倍,而且做出来的枪管又快又好,几乎不会出现残品。”

可惜这样的好东西,大明一台也找不到,想要买得从欧罗巴运来,这一去一回,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丁启桢可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他问郭师傅有什么更快的办法可以尽快拿到火枪。

“那就只有用火绳枪进行改造了,省却了钻枪管这道工序,速度会快很多。只要三公子提供足够数目的火绳枪,老朽几个月内应该就能全部改造完成。”

用火绳枪改造?丁启桢觉得这是个省时省力的好主意,就是花的银子会多一些,但综合考虑绝对值得一试。

火绳枪的来源很多,倒不愁买不到。丁家人脉很广,这种事情不必自己出面,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购买,只要给足银子,无论是荷兰人、西班牙人抑或是葡萄牙人,都会很乐意出售自家的火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