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善意(2 / 2)

他看看叶司吏,缓和一下语气道:“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愿意退让一步,以此表示我对甘知县的善意,我可以把衙门口的人都交给你带回去。不过秦捕头可不能走,他必须留在这里帮忙一段时间。”

马丁想了想,又道:”这些人你也不能白白带走,要用同样人数的工匠来交换,当然,该给的银子不会少了你的。“

“马公子可否让我先把人带走,再尽快补足相应人数的匠户?”

“鉴于你我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同意了。”

叶司吏见马丁主意已定,也不便多言,能够带回大多数人,已经可以在甘知县跟前交差了。

随后,马丁传令下去,所有的捕快都被集中到院子里,交给了叶司吏。

这段时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搬运砖石供宫本民工队建养猪场。

至于那些帮闲,当然不在放回的名单之列,白马庄正是缺人之际,马丁岂肯轻易放弃这批劳力?

秦捕头渴求的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叶司吏。叶司吏只能是一摊手,做个爱莫能助的动作。

秦捕头眼睁睁看着所有的同僚卸下了锁链,都被叶司吏带走,而自己独自一人留了下来。

临走前,赵捕头看看没人注意,拍拍他的肩膀,皮笑肉不笑地说了句:”你就自求多福吧!“

甘知县盼星星盼月亮,总算见到叶司吏带着一大群捕快回到衙门。

他狠狠地夸了一通叶司吏,等人群稍稍散去,就把赵捕头叫到后堂,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赵捕头头脑活络,平日里总是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甘知县,算是甘知县的亲信,甘知县觉得他的话可信度比较高。

原来,那日赵捕头他们到了白马庄村口,跟秦捕头那是一样的遭遇,同样被一群庄丁拦下,也同样不去回禀马公子,而当赵捕头问起对方是否见过秦捕头时,那些庄丁也是一问三不知。

于是理所当然的,有人提出跟秦捕头一样的建议――找一条小路潜入白马庄。

他们就近找了一条小路,也就是秦捕头走过的路,穿过果林和稻田,一行人蹑足潜踪顺着小路前进。

谁知在这条路尽头的房子里,竟然埋伏着一队庄丁,等他们到了近前,好多支弩箭从门窗各处伸出,齐刷刷对准他们。

一行人还没真正进入白马庄,就这样稀里糊涂被抓住了。

第二天,赵捕头搬砖的时候,看见了甘知县派来的第三队捕快也被送到工地,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在同样的地点,被人用同样的方式擒获。

马丁的请君入瓮之计,让甘知县瞠目结舌,不过随后他就无暇顾及这事,急问:”等等,你说白马庄居然藏有弩机?“

赵捕头点头道:”千真万确,若非如此,我们断不会悉数被擒。“

此外,赵捕头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情报:白马庄内藏匿着大量的倭寇,这些倭寇都在帮着建房搭舍,看来有可能要长期落脚白马庄。

白马庄不但藏有弩机,还肆无忌惮地拿出来对付公差,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里,这让甘知县感到非常棘手。

更可怕的是,白马庄里居然还有倭寇,更是让甘知县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

看来白马庄的确是包藏祸心。

本来甘知县看到通过叶司吏的门路,捕房的人终于安然脱险,心里已经松了一口气。

现在他的心却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种纸快要包不住火的不祥预感。

甘知县左思右想,觉得既然白马庄这般强势,一众捕快都讨不到便宜,就算藏有军用武器和倭寇,自己也只能假装没看见,然后叮嘱下面的人不要乱说话,这件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再生事端。

白马庄既然愿意放回捕快,表明马丁近期没有闹事的打算,等到撑个一年半载,自己调任之后,管他身后洪水滔天。

至于自己的顶头上司王知府那边,干脆就编几句瞎话应付一下,反正欺上瞒下的事情没少干过。

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甘知县收到了泉城府丁启桢发给他的密函。

丁启桢是甘知县同年中的佼佼者,想当初金榜题名时,甘宫对这个年轻的榜首佩服得五体投地。

丁启桢的信中先是热情地叙旧几句,然后很关切地告诉甘知县,王知府极为关注白马庄一事,他作为甘知县的同年,奉劝甘知县不要徇私枉法,不然王知府很可能会摘了他的乌纱帽。

看完这封密信,甘知县的心都凉了半截。

他知道丁启桢跟王知府关系密切,这个消息断然不会是信口开河。

既然王知府这般关注白马庄,那么等自己呈文上去,府城很可能会派人下来复核,到时候想不露馅都难。

一念及此,甘知县立即命人去请巡检司刘巡检和南安所的马千总,即刻前来县衙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