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夺爱(2 / 2)

马丁也不以为意,向他请教了一些不咸不淡的古玩方面的问题。毕竟一上来就提及三公子,未免太过突兀。

袁正光的目光已经离不开那两瓶酒了,他心不在焉地应付着马丁的问题。

说了一会儿闲话,马丁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我听丁云峰提起,说什么三公子乃是人中龙凤,也未免太夸大其词了吧?”

听得马丁提起三公子,老头子一下子来了兴致,道:”马公子初来乍到有所不知,云峰说言不虚,三公子确实是不世出的奇才。“

马丁追问:”此话怎讲?“

袁正光娓娓道来。

原来,陈埭的丁府是丁氏一族的主宅,泉城府的丁府,不过是为了方便海贸而买下的一处产业,名义上是丁云峰当家做主,其实他只相当于大掌柜而已,东家还是陈埭的丁氏家主。

三公子大名丁启桢,是丁氏这一代家主的第三个嫡子,自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任何文字只要看一遍就过目不忘。

丁启桢12岁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很多书生穷其一生都未能跨过的门槛,他轻松迈了过去。

17岁那年的秋闱,丁启桢赴富州府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第一名,被称为丁解元,羡煞全省的秀才。

次年春天,他赴京参加会试,再度夺魁,成为会元。当年考中三甲进士,以及同进士出身的上百人,都是全国各地汇聚一堂的精英,能够从这些人里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随后,在天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丁启桢被钦点为第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郎。

本来以他的锦绣文章加上一手极为漂亮的小楷,状元非他莫属,只不过由于丁家在朝堂之上已有两位在任的高官,皇帝担心丁家在朝中势力过大,出于均衡势力的考虑,故意压低了他的排名。

虽然没能连中三元,但以他不满20岁的小小年纪,已是前途不可限量。

此事当时轰动了泉城府乃至整个胡建,各级官员都亲临陈埭的丁家总府道贺。

殿试之后,皇上授丁启桢翰林院编修一职,兼上书房侍读,品级虽低,但这是通往内阁大学士的捷径。

孰料天有不测风云,转年丁启桢的母亲因病暴毙,他便奏请皇上恩准,回家丁忧三年,现如今刚满一年。

据袁正光所言,这个三公子丁启桢极其了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对于包括古玩在内的一切杂学也均有涉猎,又饱览自己能够接触到的古今中外书籍,还通过自学熟练掌握多国语言,跟西洋人、日本国人交流起来也毫无障碍。

更难得的是,三公子虽是生在富贵人家,不过生性恬淡平和,待人接物谦恭有礼,从不对人恶语相向。

因为丁忧在家闲来无事,丁启桢时常呆在泉城府,除了对海贸颇感兴趣,经常去货栈、码头等地了解行情之外,也不时跟袁正光请教一些古玩方面的知识。

马丁心里暗暗称奇,想不到大明朝的泉城府中,还存在这么个怪物。此人活脱脱就是一个超级学霸,家世又极为显赫,还是泉城府首富,放在后世妥妥的高富帅啊!

马丁这个曾经的学渣,突然产生莫名的危机感,试探着问道:”如此说来,这位三公子确实当得起人中龙凤之称。也不知哪家小姐有此福分能够成为他的夫人?“

袁正光眼中闪过一丝失落,道:“三公子尚未娶妻,我私下问起,他却总是推说丁忧期间,不谈儿女私情。”

马丁一听感觉这话不对头,袁老头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三公子也没急着娶老婆,你老是在对方面前叨叨叨什么?莫不是想要把女儿嫁给他?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就遇到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马丁觉得自己应该摸摸袁正光的底,故意问道:“袁小姐花容月貌,想必三公子也曾见过,难道他不准备向您提亲?”

袁正光颇为自得地一笑:“不是老夫自夸,紫冰在泉城府也小有名气。三公子虽未当面点破,但他话里话外,也是对紫冰颇为倾心。”

马丁的心顿时凉了半截,袁正光把这三公子夸成了一朵花,想必对于他成为袁家女婿一定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

自己眼下若是贸然上前横插一杠,恐怕会适得其反。

幸而袁正光又道:“只是紫冰这孩子,大大咧咧的,完全不像个女子,她一刻也闲不住。不但喜爱舞拳弄棒,还学了我的几分本事,打着我的旗号到处乱跑,说是去帮人鉴宝。三公子对此颇有微词,还当面劝她收敛一点,可是紫冰完全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难怪袁紫冰不拘小节,甚至敢于跟男子同桌饮食,原来是她的性格使然。

对于明朝人而言,袁紫冰是个不守妇道的异类,不过在马丁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不就是性格开朗豁达的一枚女汉子吗?后世马丁见过比这还要过分的女汉子多的是。

如此说来,三公子丁启桢和袁紫冰应该是处于彼此都有一点好感的阶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随着接触的时间推移,二人的感情很有可能会慢慢升温。

马丁决定不能坐视不管,他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他想了一下,觉得让二人减少见面的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好的方法,就是撺掇袁正光立即搬去白马庄,越快越好,这样袁紫冰必然跟去,那么三公子就只能在泉城府望穿秋水了。

俗话说:夜长梦多,马丁决定事不宜迟,马上就实施自己横刀夺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