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易(2 / 2)

郑员外和莫管家定睛看去,不由得齐齐倒吸一口凉气,两双狗眼全被亮瞎,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盒子里的丝绒底衬上,平躺着一串淡粉紫色的珍珠手链。

这串珍珠手链,粒粒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郑员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长脖子趴在桌子上,脸几乎贴着盒子,盯住珍珠手链,口水流出好长都不自知。

他很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对方看出自己的热切心情来个狮子大开口,不过放光的双眼和颤抖的双手深深出卖了他,他根本无法抑制激动得难以名状的心情。

马丁见他双手不住地颤抖,心说这货活脱脱就是一个货真价实有假包换的帕金森综合症晚期患者啊!

郑鸿飞不是井底之蛙,相反他曾经走南闯北,去过日本下过南洋,可谓见多识广。

他听说过西洋有黑珍珠,不过没有亲眼见过,但是眼前彩色的珍珠,他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

珍珠乃天然形成,多半就是白色,而且大小各异,形状也并非都是纯正的圆形,想要集齐相同大小的组成一串便已相当不易,除非皇亲贵胄才有这样的财力。

更遑论眼前这串这些珍珠,每一粒都大如龙眼核,粒粒浑圆,颜色一致,光彩照人,完全找不出任何瑕疵。

郑员外之所以如此失态,确实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这样一串珍珠简直令人做梦都不敢想象。

他自然不会知道,几百年后,会有一种养殖技术叫做人工淡水养殖珍珠,会有一种加工技术叫珠光覆膜。

这一刻,郑员外跟莫管家不禁暗自感叹:这样的传家之宝都拿出来变卖,这个马公子真是十足的败家子。

马丁却也在暗自好笑:幸好我没有拿出更炫目的珍珠项链,否则你们很有可能都会由于过分激动导致脑血管迸裂而死。

郑员外一句废话也不想说了,他内心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些宝物,尤其是那串珍珠手链,表面上却努力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情,问道:“不知此物马公子要多少银子才愿意割爱?”

马丁想了想,笑而不语,伸出5根手指。

他盘算着明朝的冤大头既然愿意花20两银子买一个塑料水瓶,那么珍珠手链卖个500两,老铁没毛病666。

马丁抱着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心理,开出500两银子的“高价”,换算成后世的价格,就是50万元人民币,他觉得如果能够以这个价格成交,自己赚大发了。

郑员外一看马丁伸出五根手指,不由得心头狂喜,脸上却露出愁眉苦脸的模样:“马公子,你张口就是5000两纹银,未免太离谱了吧?”

什么,5000两?!老子明明是要价500两好吗?

对于金钱的敏感,让马丁的脑神经极其活跃,瞬间就反应过来,顺势说道:“5000两其实一点也不高,你看我这些货色,世间罕见,有钱都没地方买去。不过,今日能够认识郑员外也是难得的缘分,既然你开口了,那我就给你打个八折,收你4000两纹银。”

马丁眼下最担心的是生意黄了,想要临时另找有这等经济实力的买家,一时半会未必能够找到。

郑员外说价格太高,主要是怕自己一口答应引得马丁起疑卖亏了,眼见对方上下嘴皮一张,就省下来1000两银子,生怕再说下去节外生枝,便道:“好,你我都是爽快人,就依马公子所言。”

说完,他转头吩咐莫管家回郑府账房去取银票。

在物价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也就是1000枚铜钱,也叫做1000文钱,而大明朝寻常百姓家一家老小几口人一天的日常生活费,也就十几文钱而已。

银子除了用于购买贵重物品或者大宗商品交易,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至于说黄金,除了殷实富足的人家,可能有几件金首饰外,很多平头百姓一辈子也没见过金子长什么样。

那些古装电视剧里吃个饭动辄花费几百两银子的情节,纯属误导观众。

事实上,在物价稳定的和平时期,明代的一两银子就可以请一大桌人,在高档酒楼吃一顿极其丰盛的大餐了。

也就是说,如若马丁一个人活在明朝,胸无大志,那么这4000两银子,就已经足够他安稳地度过余生。

问题是,生在天朝中长于红旗下的马丁,怎么会是这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

莫管家走后,马丁和郑员外都自觉今日占了大便宜,两人暗自窃喜不已,相谈甚欢。

不久,莫管家上楼,双手奉上八张500两面额的银票。

钱一到手,马丁更不逗留,当即告辞而去。

郑员外留在茶楼上,慢慢欣赏他新到手的宝贝。

马丁边往回走边摸着怀里的银票,心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刚到大明朝的第三日,就顺利掘得第一桶金。

真真是: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