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五龙治水(2 / 2)

宁宋 西峰红叶 0 字 9个月前

陈祥听后,微微叹息:“我们杏花村在十里八乡也算得上是个大村,原本日子还算富足。这些年就因为水的问题,大伙很是揪心。一旦暴雨来临,这五龙山上洪水就会冲毁农田。另外,村里面共用水源就是村西侧的长善溪,遇到雨水枯竭的时节,上游的前庄与我们后庄就会发生矛盾,甚至发生械斗。”

范祥面色严肃,微皱眉头,“嵊州这地方,尤其是五龙山附近,百姓持勇好斗,遇到矛盾纠纷,往往是双方大打出手,这杏花村的前庄后庄为使用长善溪,在本县任上已发生数次争斗。”

岳霖当然知道嵊州民风剽悍,北宋年间还爆发了方腊起义,对此他也不以为意,面带笑意道:“县令大人,我们可以到长善溪源头看看,找到问题所在,再作商议,再下定论。”

其实,对于杏花村的水患岳霖心中是有底的,后世的崇仁镇风调雨顺,水利设施那是杠杠的,绝不可能有水患之忧的。

说话间,族长裘和匆匆赶来,因着急赶路,他有点气喘吁吁,微喘后道:“县令大人造访鄙庄,未曾远迎,多有得罪。”

范祥也拱手致意,介绍了岳霖之后,将来意禀告族长。

众人也不多言,直接前往长善溪沿途察看。

这长善溪可比一般溪水要宽许多,与其叫着溪水,不如称为河流。

溪流汇集于西北的五龙山,从西北向东南,一路欢快的奔腾而下,滋养着沿途千顷良田。

这么好的环境,怎么就成了水患之地了?根治水患,造福百姓!一股冲动在岳霖心中悄然而起。

他拱手道:“今日上午,我已走访调查县城的集贸市场,五龙山周边的竹溪、舜源等村落也有村民出卖良田,我意明日去竹溪、舜源等村瞧瞧,再作计议?”

查看水源,根治水患,本就是岳家公子提议的,众人自然没有意见。

见日暮西山,好客的族长热情相邀:“天色将晚,请诸位到寒舍一叙,也好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范祥、岳霖斌不客套,欣然随往。

晚宴间,族长安排家人整治了菜肴,虽是农家家宴,但山珍野味极其丰盛,野猪、山鸡、竹笋、蘑菇等菜肴应有尽有,整治的别有风味。

席间,众人提到岳飞元帅抗金报国的故事皆肃然起敬,对岳元帅蒙冤被害也是扼腕痛惜,唏嘘不已。

翌日,众人攀爬五龙山,走访竹溪、舜源等村落。

听说是县令大人偕同岳公子走访乡间,调查水患,百姓们奔走相告,感激涕零。

两日的走访,岳霖并没有见到一座水库。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根据后世的记忆,结合现场走访情况,岳霖心中有底了。

回到族长裘和家中,他拿起毛笔现场泼墨,绘制了五龙山水势详图,五座山峰,九条溪流,坡地,山谷,山涧,一一清晰标明。

绘制完毕后,他指着五龙山东北、西南两处谷地,朗声道:“山的两边谷地各建一水库,由县衙派专人管理,雨水季节可以蓄水,以防水灾,枯水季节可以放水,灌溉农田,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水患问题。”

声音不大,却犹如惊雷,众人仿佛从梦中惊醒,静默片刻,皆欢呼雀跃,喜上眉梢。

岳霖有所不知的是,随着水库的建成,五龙山周边从此脱离了水患之忧,十里八乡的村民感激之余,竟在寺庙给他立了长生牌,祈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