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奇葩君臣(2 / 2)

宁宋 西峰红叶 0 字 9个月前

三天后,赵广又有奏报。

崇政殿上,赵构心情出奇的好。

他面带微笑,底气十足:“众爱卿,赵广奏报,信阳、随州大捷!杀敌近万人,两军阵前王贵斩杀金将哈里虎,董宪射死金将哈里豹,数万金兵已无功而返。”

万俟卨瞧向秦桧,见圣上、相爷煞是开心,便借机谄媚:“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我大宋又添一良臣,宗室又添一位英雄。”

一时间,朝堂上谄媚声不断响起。

张俊看着众人献媚,暗生嫉妒:“赵广这个草包运气也太好了,这仗明显是王贵、董宪等将所为,他只不过捡了便宜,要是自己去鄂州该有多好啊。”

这张俊平时打仗不行,但做做有煞风景的事情还是可以的。只见他出班启奏:“圣上,前线大捷固然可贺,只是不知这鄂州大军战损如何?”

众人正在兴头之上,这张俊冷不丁询问,还真有点扫兴,赵构、秦桧、万俟卨等人均皱起眉头。这张俊尽管是个常败将军,可毕竟也从军多年,这话算是问道点子上。这一万五千的战损其实也是一个虚数,其中包括一万三千在大别山金寨地区的藏兵。

赵构轻咳两声,沉声道:“赵广奏报,金人死伤万人,我军战损一万五千左右。”

秦桧出班启奏:“如此战损实属正常,以往宋金对决,金人死伤一万,我军至少五万以上,如此战绩,朝廷理应嘉奖众军。”

见秦桧出言,张俊一时语塞,心想鄂州大军屡有战绩,秦相可从来都是找茬,至于褒奖吗,想都别想,这次可算是太阳打西边升起啦。张俊想出言质询,又怕遭来众人刻薄的讥讽。

高明啊,高明!赵构暗自赞赏。

可这赵构毕竟也是操控朝局高手,懂得利用大臣之间的矛盾兴风作浪、挑起事端,这样他这皇位坐的才踏实。

“秦相言之有理,将士们沙场喋血,朝廷理应嘉奖。择日由枢密使张大人前往鄂州慰劳众军。”赵构干净利索地当众宣布。

一句话既肯定了秦桧,又适时地抬举了张俊,实现祖宗留下的“以文抑武,文武相制”的警训。

想到前些日子,岳飞部将施全众安桥头刺杀一幕,老奸巨猾的秦桧心有忌惮,这次他要乘胜追击,一劳永逸解除岳家军给他带来的安全隐患。

只见秦桧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圣上所言极是,枢密使张大人前往鄂州慰问众军甚为妥当。”

顿了顿,又道:“不过,此次金人南侵,信阳、随州险些失守,环顾我大宋四周,两淮(淮南东路淮安、清河等地,淮南西路六安、无为等地)防守最为薄弱,金人若再度南侵,此两路必将危急,臣意尽快从鄂州军中抽调人马加强两淮防务,不知圣上意见如何?”

拆分岳家军本就是赵构、秦桧、张俊三人一致的意见,上次差赵广前往鄂州分解岳家军,被金人搅黄,此事一时没有办妥。今天,秦桧如此表态,赵构暗自满意,张俊当然也无话可说。

“无耻。”瞟了秦桧一眼,兵部副侍郎徐宏出班启奏:“鄂州大军乃岳飞一手建立,数百次与金人沙场对决,鲜有败绩,此军战力非比寻常,如若拆分,必将元气大伤,我大宋恐再无与金人一争高下的强军了。”

参知政事刘敏更是愤愤不平,怒视秦桧:“拆分鄂州大军,这主意不错,不知丞相大人是何居心,是防范岳飞部将,还是暗助金人?”

徐宏的话含沙射影,无疑是对岳飞谋逆一案的质疑。岳飞死后朝堂争论不休,就没有一天消停,赵构的心情也没有爽朗过,此时他脸色铁青,但还是咬牙暗忍。其实,莫须有冤案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只不过他手法高明,所有的过错全部给了当今宰相秦桧了,今天也不例外,他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不会给秦桧当挡箭牌的。

面对质询,秦桧愤怒了:“一派胡言,拆分鄂州大军上次圣上已有决议,此乃朝廷布局,尔等心胸狭窄,是想惑乱朝政吗?”

徐宏争锋相对:“秦相大帽子扣下,是想再来一出‘莫须有’吗?”

此时,张俊罕见的没有出言帮衬秦桧,刚刚质询赵广时,秦相也让他吃了瘪。

赵构面露疲倦,一上午的争论让他心烦不已。

“鄂州大军拆分一事朝廷早有定论,刘爱卿、徐爱卿你们不知军情,勿须操心,拆分大军一事就由张大人劳军时一并处理吧。”赵构一时按耐不住,出言表态。显然,他已坚持不住,要早点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