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暗流涌动(2 / 2)

宁宋 西峰红叶 0 字 9个月前

这时,他抬起头,看着众人,深深叹息:“如今奸臣得势,朝堂之上哪里还有我等谏言的机会,振兴大宋路在何方啊?”

一向心直口快的陈涛忍无可忍,脱口而出:“怕什么,大不了拼他个鱼死网破!”

话虽这样说,可是众人都明白,要真的这样又能如何?“飞鸟尽,良弓藏!”,至理名言啊!局势好转了,圣上需要的是安逸,触怒龙颜,任你是谁都没用的,岳飞、周三畏、韩世忠先例放在那里,前车之鉴,越发令人寒心。

嘉兴府,风景旖旎,人文荟萃。

嘉兴府城东南马场湖(今南湖)畔,清澈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阵阵涟漪。

正值深冬,湖边的微风还是有些冷的,顺着湖边走去,一路是列岫亭、水心亭、勺园,转过弯去,一个很大的园子出现在眼前,当地人都知道这是颜家园,是前任知府颜宜所置,几年之前,他就退隐于此,闲来无事,就约一些老友在园中喝酒品茶,谈论时事,倒也悠然自得。

这些天,众人在园中听一临安来的说书人在讲精忠岳飞的故事:拜师学艺,学得精湛的文韬武略;岳母教诲,精忠报国四个字感人肺腑;牛头山圣驾遇险,率领牛皋、张宪等众将奋不顾身……端的精彩绝伦,跌宕起伏,讲到动情之处,这说书人也兀自潸然泪下。

镇江府,汉称南徐,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民风淳朴,是宋金对峙的前沿。前些年,岳飞、韩世忠二人镇江黄天荡、金陵牛首山相约联手,大破金兵,在镇江一带是家喻户晓的。

城西云台山麓西津渡,数百米长街道上有各式店铺三百余家,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擦踵,吆喝声、谈笑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繁华程度竟不输临安南市。临近江边,有一茶楼,隔窗望去,浩淼的江水滔滔不绝,声势浩大地一路向东而去。

茶楼大厅,竟然座无虚席,众人在听一临安说书人在说书,话说岳飞率领五千岳家军披星戴月,向牛首山赶去……岳飞的忠勇折服了众人,黄天荡大捷这久违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在场所有人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人们不仅要问,这些说书人怎么一下子又蔓延到嘉兴、镇江这些地方了?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而秦桧、赵广等人恰恰违反天道,用高压强制的手段来防民之口,其结果就是导致临安城里说书人无法营生,而精忠岳飞早已占据他们心灵的制高点,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扬善抑恶、匡扶正义,他们只有离开险境,前往嘉兴、镇江等地继续说书,评讲精忠岳飞的故事,这与后世的宣讲团的作法可是有点不谋而合的。

是的,沧海横流,正义永恒,在正义和邪恶面前,并非所有人都敷衍趋势。精忠岳飞已深入人心,在强权与杀戮面前,人们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忠诚正义已深入人心。当似水的年华老去,当如歌的生命逝矣,唯一值得人们去追思的那就是无数个像岳飞一样的民族忠魂!

这些天,府尹大人赵广情绪低落脸色忧郁,韩府一行可算是窝囊透顶,事情不仅搞砸,而且在崇政殿上,还受到圣上责怪,要不是秦桧、张俊两人求情、力保,恐怕此刻已经罢官回家啦。

赵广面无表情,冷冷目视众差役,沉声道:“前些日子,尔等办事不力,连累本官圣上面前遭受训斥……”

张化察言观色,心道此刻府尹大人急需安慰吧:“府尹大人,其实前些日子我们临安府还是很辛苦的,不仅消除了说书人的隐患,而且确是也查到钱三麻子之死的线索……”

“住口,你这厮还好意思说!”赵广怒不可遏,“案件到也罢了,鲍青、王刚辛辛苦苦,案情就差揭底了,可恨韩大老粗奸诈无比,背后做了手脚,让他逃过一劫!可你倒好,临安城的茶楼是控制了,没有人讲岳飞逆贼的故事了。可是那些说书人呢,他们到哪里去了?”

张化的马屁这回可是拍到马腿上啦!

赵广平复了一下心情,对众衙役道:“近期临安街头又出现岳飞画册,与上次一般,还是盗用“三桂坊”、“文昌坊”的名号,秦相、张枢密发话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此事吗……”

赵广眼光一一扫向众人,最后定格在张化身上:“此事仍由你负责,若是办事不利,你就回家陪老婆孩子吧!鲍青、王刚继续给我追查钱三麻子之死。”

话音落下,鲍青、王刚脸色如常,拱手施礼退下!

张化却吓得脸色煞白,心道怎么这么倒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