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荷塘月色(2 / 2)

唐世李家 黎光 0 字 9个月前

有一些是真正的名家之作,还有一些则是无名之辈,有的是小有名气。

面对这些笔墨,李玉良心中没来由的产生敬佩之意。

李侯渊也看得出来,就与李玉良聊了聊这些字,这些人。

二人聊着聊着,越加的投入,就连仆从告诉他墨已经磨好,他们二人也都没有去写字,反而还是在那里品头论足。

最后,李玉良在李侯渊强烈的要求下,还是写了一些字,这次写的都是小字,写的是《荷塘月色》里其中的一段。

“这、这是什么字?”李侯渊看着纸上的这些字,竟然有些似曾相似的感觉,而且有的字是认得的,有的字竟然也不认识,当问道李玉良的时候,李玉良却是一一给读了出来。

并且还给予了一些注解。

上面写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⑹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半响后,李侯渊犹如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一样,口中还喃喃的说道:“重重叠叠,蓊蓊郁郁,这些叠词当真好用,有意境。”

“这只是荷塘一角,只是有些字不同而已,那边上的树木,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玉良想着课文里的东西,胡乱的说着,对于李玉良而已,就像是在背课文是一样的。

“当真是妙啊,妙啊!”说着,李侯渊越看越喜欢,直接叫来仆从,将李玉良所写的这张纸,给裱起来,然后挂在这书房当中。

李玉良连忙阻止,说道:“我才疏学浅,这些也只是一些小打小闹而已,登不上大雅之堂。”

语罢,李玉良就有些后悔,这可是朱自清写的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也只是说的自己,可却无意中贬低了朱自清,李玉良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李兄台你谦虚了,这样的美文,妙到豪颠,应该是我的书房有辱了你的文。”李侯渊认为李玉良是在谦虚,不由分说,很霸气的直接挂在了上面。

后来,李侯渊又品了品,说道:“这算是词?”

李玉良有些头疼,这算什么词?随便编了个理由,就算蒙混过关。

“少主,星阁的拍卖会,您还去吗?”有个仆从前来询问李侯渊。

李侯渊闻听,猛的一拍自己的脑门,似乎这才想起来什么,对着李玉良说道:“我这记性,今天的星阁里,有拍卖会,全部都是拍卖的一些字画,走,你我一同去看看。”

“拍卖字画?”李玉良有些匪夷所思,难道大唐开始就已经有拍卖了?

心里这样想着,但是脚下的步伐却是一点都不慢,跟随在李侯渊的身后,直奔星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