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大用处(2 / 2)

“不是,岳丈这个可不行啊,这些俘虏对于我们大唐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王昊马上对着李世民强调说道。

“非常重要,能有多重要,俘虏而已,还能干啥?”李世民不懂的看着王昊说道。

李世民想着难道卖钱减轻作战的军饷支出?

“岳丈你就没有想过,到时候我们大唐需要修好那些道路,架设桥梁,还有挖煤,另外,还可以修河道,之前我们都是需要花钱请老百姓干活,要不就是给老百姓增派徭役,这样可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现在有了那些俘虏,我们朝堂只要出粮食喂饱他们,让他们干活就行了,到时候朝堂能够节约大量的开支,不说其他的,就说挖煤,挖煤卖钱,也能够赚到大量的钱,可以说,不用两年,五贯钱就回来了,还需要卖掉?

而且那些士兵我看着非常年轻,如果他们用心给我们干活,我们可以许诺他们,给朝堂干活十年,就可以允许他们自由身,可以分给他们土地,到时候他们就成了我们大唐的人了,还能增加我们大唐的收入,岳丈,你就这样直接卖掉,很可惜的!”王昊坐在那里,对着李世民解释着自己想法。

“修路,修河道?挖煤?”李世民听到了王昊的话,坐在那里,摸着自己的胡须,仔细的考虑着。

“岳丈你想想看,这些人只要让他们吃饱,别让他们冻死就行了,不用给工钱,岳丈,你可知道,就算请那些什么也不懂的百姓干活,一天也需要给5文钱,现在好像还涨价了,京城那边已经到了8文钱了,其他的地方,也到了6文钱,就是偏远的地方,都需要5文钱了,所以,一个劳动力,一年能够给我朝堂节约1800文钱。

如果算上他们带了的效益,两年就能够回本,关键是没有动用我们大唐境内的劳动力,那些人还可以去赚钱,这样对于我们大唐来说,可是非常有利的,再说了,这点俘虏还远远不够呢,就说修路吧,如果能够修一条从长安到蜀地的直道,修一条从长安到东南一带的直道,岳丈你可知道,能够给我们大唐带来多大效益吗?”王昊看着李世民问了起来。

“是啊,这样的话,就不用扰民了,还能做成很多事情,修直道,嗯,不错!”李世民坐在那里,点了点头,对于王昊的想法,他是很支持的。

王昊说行,那就是行,好毫无疑问的!

“还有河道呢,每年发水灾,都是需要朝堂救援,而且每年都会因为水灾死人,有了这些人,河道全部可以修一遍,当然,需要慢慢来,需要工部做好调查!”王昊对着李世民继续说道。

“嗯,可是需要不少钱啊!”李世民马上看着王昊说道。

“岳丈,你啥意思,我出钱?”王昊盯着李世民问道。

“不是,朕的意思是,你是不是想办法弄点钱,给朕弄点钱!”李世民笑着说道。

“岳丈,内帑那边可是有不少钱的,而且这次打高句丽,可以说是花费不多,如果能够拿下高句丽,我们还能弄到不少钱的,就说这些粮草也是钱啊,还有那些战马和兵器铠甲,也是钱啊,岳丈,朝堂税赋可是不少的!”王昊一听,马上瞪大了眼珠子看着李世民说道。

“嗯,朕知道,只是,不够!”李世民还是对着王昊说道。

“不过就卖田,高句丽这边不是有很多农田吗?只要是高句丽官员的田,都可以卖掉,谁都可以买,价高者得,我相信,长安很多百姓还是愿意买农田的,当然,朝堂也是需要预留到足够的土地,到时候分给百姓!”王昊考虑了一会说道。

“嗯,也是,这次可是能够弄到不少田的,倒是可以卖一些!”李世民坐在那里摸着胡须说道。

“肯定可以卖啊,另外,也需要召集足够多的百姓,到高句丽这边来种地,这里的土地还是不错的,可以在整个大唐招录,愿意来东北这边种地的,每个成年男子送地30亩,三年之内免除税赋,并且,可以租耕牛,养活耕牛五年后,可以出钱买断,价格定低一些。

另外,第一年过来的,每户人家可以提供3贯钱的现钱支柱,让他们在东北这边建设房子,岳丈,我们如果想要彻底控制东北,那就必须要从中原地带迁移人口过来,让他们在这里繁衍,同时,要在这里开设学堂,不管是高句丽人也好,还是我们中原迁移过来的人也好,传授儒家文化,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不用五十年,我相信到时候高句丽这边,全部都是忠于我大唐的子民,不会有谋反的心思了!”王昊坐在那里,说着自己对东北治理的想法。

“嗯,这个可是需要不少钱啊,耕牛好的差不多1贯钱,加上你说的奖励3贯钱,那就是每户需要4贯钱,土地就算了,4贯钱看着不多,但是一旦移民过来超过25万户,就需要100贯钱了!”李世民坐在那里,皱眉说道。

“岳丈你是希望这里一直乱起来,还是希望这里能够一直被我大唐统治,这次我大唐将士出征,花费几何?”王昊一听,劝着李世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