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隆中对”(2 / 2)

在封建领主和宗教教会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盘剥下,从1700年至1800年法国人口增长了约三分之一。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的发展却无法与之同步,大多数年份粮食短缺、物价飞涨。

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实际薪资却下降了10%-12%,于是农民、工人对贵族、主教的矛盾变得日益激烈。”

塞利姆一面和拿破仑交谈着,一面在心里吐槽着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这老小子是真幸运,根本活不到等到这场革命,就让路易十六替他接过了重任。

如果用一句话点评现在路易十六的情况,塞利姆认为,后来的查理十世,现在的阿图瓦伯爵对兄长路易十六的评价最为贴切:“想象一下有几个涂满了油的象牙球,试着把他们都抓在手里。”

不得不说,查理十世虽然治国水平不咋地,搞比喻倒是贴切的很。

路易十五这老家伙一死了之,他留下的福报可没这么容易解决。

实际上,如果路易十六抓住时机,进行改革,法国或许不会有后续的动荡。

但出于政治与经济上的考量与七年战争给法国的耻辱。

路易十六选择加入美国独立战争,这就使得路易十五留下的福报由996成功升级为007。”

塞利姆正在想着可怜的的无头国父那悲惨的未来,却听到拿破仑的声音已经响起。

“陛下,您的文件确实反映出了法兰西的问题

在帝国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乱象,愈发严峻的现实使得路易十六被迫进行政治改革。

这其中就包括,规劝占有大部分财富的特权精英们,放弃一些免税权和豁免权,为国家增收。

精英们让渡经济权益,同时也交换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政治地位,可以对王权的行使进行更直接的干预。

从一定程度上说,古老的君主制已经遭到破坏。

这意味着,在大革命正式爆发之前,旧制度已经开始崩塌,而到1788年,王权已经被削弱到可能使法国变成一个贵族共和国的地步。”

塞利姆笑道:“但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出现了,亲爱的拿破仑。

在最近的制宪会议上,革命者已经分化。

温和派的“保皇党”议员们,他们反对彻底的革命、主张建立类似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权,他们坐在了议长的右边。

这部分人基本都是贵族,但也包含知识分子与资本家。

而激进派的“革命党”议员们,他们主张完全限制君权。为了和保皇议员有所区分,他们选择坐在议长的左边。

这部分人则主要是原第三等级的代表,一群“无套裤汉”正是其中的主力军,小生产者也加入了他们。”

“陛下,您认为现在还不到我回到巴黎的时候吗?”

在一番长谈后,拿破仑提出了他的困惑。

塞利姆看了看日历,已经迫近九月了,他随即回答道:“波拿巴,再等等吧,等到十月,局面将会明朗起来。

届时,我会联系马利-罗兰,交好吉伦特人对你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