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败局已定(2 / 2)

“亲爱的鲁缅采夫,不要这么大的火气,无论我们过去有过怎样的争执,我们都是为了陛下在作战,你应当学会宽容。”

“够了,波将金,如果你只是为了羞辱我,那就请你向陛下申请罢免我。如果你还想商讨作战计划,那就收起你那张恶心的嘴脸。”

鲁缅采夫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面前的这个家伙只会一味的讨好女皇,完全不懂得如何指挥一支军队,根本不适合战场。

看着眼前愤怒的鲁缅采夫,波将金打了个哈哈,说道:“如果我冒犯了你,那么我向你道歉,亲爱的鲁缅采夫,不要再耽误时间了,我们得尽快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鲁缅采夫听了并不作声,沉默的拿过地图,在敖德萨,宾杰里和克吕甘-纳波卡之间划了一条线。

“奥地利人已经前出到了特兰西瓦尼亚,他们承诺会牵制奥斯曼人一部分兵力,我的想法是,派一支偏师与奥地利人合力吃掉奥斯曼在瓦拉几亚北部部署的兵力,吸引他们增援,为我们拿下摩尔多瓦创造条件。”

“偏师,那就让苏沃洛夫带着第七师去吧,但是我认为我们现在就可以拿下科姆拉茨,困死在宾杰里地区的土军,然后直插伊兹梅尔,拿下伊兹梅尔,这位新苏丹也该求饶了。”

鲁缅采夫没有反驳波将金,尽管在他看来波将金过于冒险,但他找不出理由反对,奥斯曼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简直比上一次俄土战争还要差,无论是机动性还是战略部署,除开早期对边境的袭扰,使得初期补给困难外,就只有敖德萨战役还算过得去。

鲁缅采夫叹了一口气,心想道:“或许是我多虑了。”,他沉默的点点头,默认了波将金的计划。

俄国人的行动力并不差,但当俄军进占科姆拉茨时,却发现宾杰里地区的土军已经跑的没影了,至此,俄军不战而胜,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开始直奔伊兹梅尔而来。

至于土奥边界,在去往波斯尼亚的途中,由于发现了一支约五千人的奥地利军队,塞利姆决定抢先动手,双方的战争在莫哈奇平原南部爆发,也正是在此处,苏莱曼大帝彻底击溃了匈牙利人的抵抗意志。

现在,命运再一次把塞利姆送到了这里,他要做的不仅是恢复苏莱曼大帝的荣光,更要洗刷一百年前奥斯曼帝国的耻辱。

塞利姆的军队人数大约拥有两万五千名士兵,计有西帕希骑兵三千人,不过这玩意儿只适合打顺风仗。一个新军旅计有三千三百人,其余则是奥斯曼帝国绝对主力——近卫军!!!

自从上次演习被拿破仑用伏击战暴揍一顿后,塞利姆也爱上了这种战术,至于两万五千人伏击五千人,塞利姆也是迫不得已,虽说奥地利这个时期的陆军也没好到哪去,毕竟没有接受拿破仑战争的洗礼嘛。

但说到比烂,还是近卫军更胜一筹,毕竟我大奥斯曼帝国自有国情在此,不是什么军队都像他们一样拥有高超的生活系技能的。

塞利姆一边躲在草丛里,一边进行着每天的例行吐槽,就近卫军这军纪,在奥斯曼境内还有塞利姆克制,到了匈牙利,简直是放飞自我。

正在这时,地面上一阵震动,那是骑兵在大地上急速行进的讯号,塞利姆打了个手势,让传令兵通知炮兵准备射击。

作为奥地利帝国少将,骑兵一师的师长,弗雷德里克侯爵也算是久经沙场了。

在整个行军过程中,他时刻保持着半径五公里范围内的侦查,得益于这一举措,他成功发现了塞利姆的伏兵。

眼见伏击被识破,塞利姆狠狠的锤了一下,咒骂了一句:“我就知道。”

既然出其不意的伏击已经宣告失败,强攻就成了必然。塞利姆随即下令道:“新军第一,第二骑兵营打头,西帕希骑兵跟进,拦住对方。

第一第二骑兵营作为冲锋队,冲击敌军阵型,予敌骑兵毁灭性的打击。

西帕希骑兵主力跟随第一第二骑兵营,留下少量兵力分置两侧,防备对方合围,第三骑兵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冲锋。

线列步兵听令,展开阵型,堵住敌军骑兵,散兵听令,靠近敌军,为我军骑兵提供火力支援。

炮兵听令,等待敌军阵型混乱之时,全力轰击敌军结合部,便于后续分割围歼。”

塞利姆这边在做准备的同时,弗雷德里克侯爵同样激动的不行。

“早就听说奥斯曼人的苏丹到了前线,没想到还真让我碰上了,骑兵们,随我前进,活捉奥斯曼苏丹。”

伴随着双方统帅命令的下达,从远处看去,身着蓝白军服的奥地利骑兵与身着黑红军服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像两股洪流一样撞在了一起。

厮杀与叫喊声遍布整个战场,不时有骑兵被长枪贯穿,连人带马的翻在地上,奥斯曼步兵则要么结成小规模的方阵,要么散开站立,不断朝着奥地利骑兵靠近,压缩着活动空间。

然而一心想要活捉塞利姆的弗雷德里克侯爵,却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活动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恶兆,将要降临。